錢沒有不見
苗栗陳家古厝,就在中港百年古蹟,慈裕宮附近巷弄內 ,門牌 苗栗縣竹南鎮中港里番社30號 ,古厝常有展覽活動 ,這次帶來台灣番社風采文化展 ,原收藏於國立台灣圖書館的番社采風圖,是清朝時期官員六十七,請人以工筆畫方式紀錄,台灣平埔族群原住民的生活景況.
訪1

總共蓋了39顆章,才把所有的產權都集中起來 ,那才可以開始做修復的動作 ,把老屋修復好以後,他自己並沒有住在這裡. 現在主要的功能是做一個文化的傳承, 然後市集的各種的手作市集, 或各式的展覽 ,像我們目前這一檔, 就是番社風採集 番社風采集 這個主要也是針對台灣地區很多的道卡斯族人,他們以前那時代的生活方式 ,啊去做一個呈現.
訪2

我們祖訓就是說,在春天,一年之計在於春,要勤於本業 那本業就我們這一間,是做金銀紙的,我小時候呢, 居士呢他早上都起來做早課, 那做早課呢,就就可以聽到他做早課的聲音 ,所以我這邊把他寫成梵音 ,那那邊門板聯呢,木魚蓮花, 就是在家居士 ,手敲木魚 口出蓮花,那我用木魚蓮花. 槌韻就是當初我們 ,這一邊也是在做金銀紙, 那在做金銀紙的話, 他在裁紙的話 ,就有用木槌還有 ,刀片下去搥 ,所以把它用成槌韻 ,已經不知是幾10人在問 ,啊我認為我一直認為 錢花了錢錢錢花了, 以後才是我們的錢 沒有花不是我們的錢喔 ,那花去既然是花去, 是我們的錢 ,那就不談了 好不好
旁

錢不是有不見,只是呈現不同的風貌,而且是你喜歡的樣子, 話說把錢用了,是財產沒用掉的錢是遺產,那我們是留財產還留遺產呢? 番社陳家古厝陳保成先生 ,花錢收購持份, 再了一大筆積蓄整修老屋 ,他想把老屋保留 ,而且又不佔為己有, 提供做展覽場所,陳保成先生 ,就是把錢變成他喜歡的樣子.
新楊平社大公民記者
斛痴
苗栗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