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農場也能種出健康養生作物,何宥鑫種出進口藍莓與黑莓高經濟價值果實成新亮點!
【記者周厚賢/彰化員林報導】
台灣在農業技術上的高度發展已讓本來需仰賴進口的高價營養漿果有機會在地生根。以藍莓與黑莓為例,過去幾乎全靠進口,但如今國內小農與青農透過先進栽培技術與品種改良,已逐漸建立本土種植體系,並力圖把這些超級水果變成「在地新住民」。在員林地區某處開心農場裡,不是科班卻努力培育的青農何宥鑫卻以培育成功的藍莓與黑莓,要讓他們成為最受喜愛的新住民。
▲從青農何宥鑫成功培育出高經濟價值的藍莓與黑莓,就能體現有志者事竟成的毅力。(圖/記者周厚賢攝)
向為養生族群所喜愛的藍莓與黑莓因其高抗氧化物質與花青素含量,被視為營養密度高的「超級水果」。台灣每年進口大量藍莓與黑莓,但隨著國內栽培技術的成熟,本土生產正逐漸崛起尤其是藍莓,已被列為產銷履歷農產品之一。在彰化員林的開心農場中,青農何宥鑫親手打造了一片藍莓與黑莓種苗園。當初栽種緣起於只因為他非常喜愛這類水果,不只愛吃也希望在業界交流中學習,也獨立試驗、改良品種,希望將高品質、自種的莓果與更多人分享。
▲藍莓為高端價值的水果,在國內最為年輕養生族群所喜愛。(圖/記者周厚賢攝)
「種藍莓最基本的條件是土壤要是酸性的」何宥鑫透露表示,與傳統果樹不同,藍莓在台灣常採盆栽種植方式:使用泥炭土作為培養基,可控制pH值與排水性。由於藍莓灌木高度通常不超過 2 公尺,因此非常適合在家庭陽台或天台栽種。他進一步指出,一棵藍莓樹每年在台灣的產期多落在 3 月到 5 月,平均可採收約 2–3 公斤。以目前市場價計算,一公斤藍莓價格常高達千元以上,使其成為高價健康水果市場非常具吸引力的選項。黑莓方面,雖然栽培條件相對簡單,但要大規模商業化仍面臨挑戰。何宥鑫表示,他正在不斷與其他具有栽培經驗的農友交流,引進改良技術,以期未來能提升產量與品質。
▲青農何宥鑫卻以培育成功的黑莓,要讓他成為最受喜愛的新住民。(圖/記者周厚賢攝)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