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高山最要心無旁騖 萬一失足魂歸地府潸然遲
攀登高山最要心無旁騖 萬一失足魂歸地府潸然遲
※ 山中憾事苦,邁步莫輕忽,陋習嗟不改,災難豈能除。秋深山花枯,楓林意蕭疎,錯踏一步路,知君命已故。斜日滿山屋,新涼夜生露,嵐霧漫群峰,幽魂夜夜嗚。 ※
腳跟不定欲何之,壯志演成千古恨?大意失荊州,已是一面明鏡,映照出行山者在舉步奮進的抉擇與生死,提醒著每個入山者,看似無謂的一個小失誤,或可能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淺河要當深河渡,行山的每一步都疏忽不得,不管是坦途或崎嶇之處,若缺乏必要的謹慎或防護,其後果可大可小、可輕可重?從三不五時的致命疏忽案例中去反思這種輕佻或輕忽或不在意,在行山過程裡造成難以承受的致命後果,這些反思、檢討、精進、在意,希望能引起行山者在其行山過程中負責任地、謹慎地專注於行山的每一動作和細節。殊不知,一念疏忽,是錯起頭;一步失誤,是錯到底。攀登時太過大意,可能是衍生意外事故的肇因,它到處都能顯示出問題徵候,行山者卻錯誤地或無以為意地蔑視問題的可怕性,若因此而命喪山域,怨何來?
黑山擅奔赴,山徑冰雪覆,漠視風險藏,硬闖鬼神哭!今年9月底有媒體報導,「中國大陸一名31歲男子日前帶隊攀登四川甘孜州海拔5,588公尺的那瑪峰,行進到積雪稜線時為幫隊員拍照,自行解開安全繩,結果失足滑落山谷,當場身亡。事故影片曝光後引發震撼,當局證實遺體尚未運回,且登山行動並未取得官方許可,屬擅自闖入。(2025.09.28.東森新聞)」沒有謹慎的行山態度,智慧、技術再多也無濟於事。這不但造成高山雪域山難,還得被追究責任?
1.未申請卻擅闖入山(帶隊爬黑山),中國官方說要查處責任歸屬;
2.事發地點山勢陡峭,一旦跌倒難以煞車,是高風險路段,而這位身為經驗豐富的領隊卻如此輕忽潛在危機,只為了拍照而解開安全索而失足墜崖身亡(有一說,該墜崖者是被冰爪絆倒,非單純失足),這當避免能避免、該注意而未注意的「意外」,身為老練之領隊卻犯此「低級」致命錯誤,孰令致之?
3.這位領隊墜崖時,儘管他曾試圖制動自救,仍無法止滑,最終墜入山崖亡,所有隊員「眼睜睜」地看著這起悲劇發生卻無能為力,在大家心頭上可能籠罩著揮之不去的陰影,哀哉!
人生攀高多歧路,勇腳神仙,也是凡人做;百岳縱橫朝復暮,山風掃落登山客。「一事不謹,即貽四海之憂;一念不慎,即貽百年之患。」前車之覆,後車之鑒。「往者已不及,尚可以為來者之戒。(王安石)」痛苦與血的經驗總是最有力的教訓,而聰明的人是從別人的血淚中汲取教訓。攀登時時刻刻都得存有危機意識,山永遠不會停止教育或教訓你。行山前做好萬全準備,行山中一路都要專注且步步為營,專注於當下,專注才有可能安全地創造巔峰、享受行山之樂!
附 記:
在火中死去是飛蛾最大的幸福?登山,不必有「赴湯蹈火」的心情或壯烈? 山,乃行山者心中的佛,不是妖魔。行者無須燃燒自己,變成山域煙火,更不必在登山中「揮霍」生命,唯有小心謹慎地行山及妥適因應狀況,才有可能修成自我想要的行山正果。本照片截圖自2025.09.28.東森新聞雲(紅色線條及箭頭是百岳老查所加,為該領隊滑墜方向)。是中國一名31歲洪姓男領隊帶隊前往四川,攀登海拔高度5588公尺的那瑪峰,卻在拍照時自行解除安全繩,不幸失足墜落山谷,當場身亡,其他隊員及登山客的目擊影片隨後也在網路上曝光,引發震撼。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