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能源的「永續循環」
  
      
        
          
      光普實業康經理揭示太陽能模組回收新技術
隨著全球太陽能發電規模持續擴大,未來數年即將迎來大量的太陽能板(模組)「除役潮」。這些壽命約在20至25年的退役模組如何處理,已成為綠色能源產業鏈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挑戰。面對這一環保與資源循環的關鍵議題,光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康經理近日在專訪中,詳細揭示了公司如何透過先進技術,將太陽能模組的回收策略從單純的「廢棄物處理」轉向「資源化利用」,實踐綠色能源的「永續循環」。
- 
從廢棄物到高價值材料:回收技術的革新 康經理指出,過去的回收方式多限於初級處理,但隨著技術進步,目前的目標是提高高價值材料如矽、銀、銅的回收率和純度。光普實業採用的領先技術,是結合了高效率熱處理與濕式化學分離的方法: 
- 熱處理 (Thermal Treatment):
首先,退役模組會被送入特製的烤箱中, 透過精準控制的溫度,將封裝矽晶片的 EVA塑膠膜進行碳化或氣化。
康經理強調,這一步至關重要,它能有效鬆開矽晶片與玻璃的黏合,為後續的分離作業創造便利。
- 濕式化學分離 (Wet Chemical Separation):
在成功分離出模組的鋁框與玻璃後,剩下的矽晶片將進入下一階段。
透過特定的酸液或鹼液進行蝕刻,將表面附著的銀、銅等貴金屬溶解出來。
隨後,再利用電解或沉澱技術將這些貴金屬高效回收。
至於剩下的矽晶片,則可以進一步淨化,再製成新的太陽能電池原料。
回收率突破九成:兼顧環保與商業可行性
「透過這套高階的系統,我們可以將模組中的有價金屬回收率提升到90%以上,」康經理強調。這項技術的突破性意義在於:
- 環境效益: 大幅減少退役太陽能板對環境造成的負擔。
- 經濟效益: 讓回收作業具備了商業可行性,將過去的環保成本轉化為新的材料來源與產業鏈價值。
康經理總結,光普實業不僅專注於太陽能電站的規劃與建設,更將眼光放到了整個產業鏈的末端{回收再利用}。這項技術的成功,為台灣乃至全球的綠色能源產業提供了永續發展的解決方案,確保能源的綠色循環可以真正落地實行。
關於光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普實業(Spectrum Green Energy)致力於太陽能電站的規劃建設與綠色能源的永續發展,服務內容包含現場勘查、模組規劃、協助文件送審、安裝施工及台電併聯掛錶等一站式服務,並積極投入太陽能模組的資源化回收技術研發與應用。
 
細緻的報廢太陽能板回收處理。圖片來源:環境省簡報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