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返鄉十年磨一劍:吾藝良品莊曼菁與夥伴 實踐文化傳承的感動縮影

2025/10/30 06:20
25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大武山下琉璃光

吾拉魯滋「女力」成果展  點亮部落文化新生命

照片

 泰武部落靜謐夜晚    見證文化傳承的微光時刻

【屏東/泰武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由返鄉青年、吾藝良品創辦人莊曼菁主理,不僅是她多年來深耕部落文化的縮影,更展現了泰武「女力」在地方創生領域的豐沛能量。泰武鄉民代表曾大衛受邀出席,他對成果展的真摯感動,溢於言表,並在社群媒體上表達了對部落未來的堅定信心。

照片

 泰武「女力」崛起:從日常閒聊到產業行動的蛻變

        曾大衛代表特別在開場時對泰武部落的「女力」表示高度讚揚。他觀察到,這些年來,一群充滿熱情與創意的部落女性,成功地將原本僅止於日常閒聊的部落文化話題,轉化為具有實質生命力的產業行動。她們的努力不僅限於歌謠傳唱和手工藝製作,更深入田野採集,發掘出許多連部落長輩(vuvu)都幾乎遺忘的珍貴小故事。

照片

        透過這群泰武女力的巧思與創意,這些古老的故事被賦予新生命,成功地轉譯成引人入勝的部落遊程,讓部落文化不再是靜態的展示品,而是能夠被親身體驗、動態參與的生活樣貌。她們的行動證明了文化傳承,可以透過創新與產業化,在現代社會中找到永續發展的道路。

照片

 「大武山下的琉璃珠」:莊曼菁返鄉耕耘與蛻變的縮影

        這場名為「大武山下的琉璃珠」的成果展,主理人正是吾藝良品的創辦人莊曼菁。對於曾大衛代表而言,這場成果展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曼菁多年來返鄉努力耕耘與自我蛻變的歷程。他坦言,佩服莊曼菁的原因並非僅在於其個人才華,更重要的是她擁有一種能夠感染和賦能周遭夥伴的能力,讓許多人因為她的帶領,一同發現並實踐自身的才華、夢想與共同願景。

照片

        曾大衛代表回顧,當部落從舊山地遷移至平地,面對失去山林與河流的傳統生活環境,曾令人擔憂族語、歌謠和產業是否還有能力被尋回。然而,聽聞曼菁與其夥伴分享經營產業的心得與成果,讓身為民意代表的他,時常感到自省與羞愧,羞愧無法成為他們在背後更強大的支持力量。因此,當親眼目睹這群女力夥伴呈現出如此豐碩的成果時,他內心深受感動,認為這份成就彌補了過往的缺憾。

照片

  珍貴的vuvu禮物:淚水與光芒交織的感動之夜

        成果展的夜晚,現場氣氛美好而溫馨。然而,這份美並非來自於絢爛的燈光佈置,而是來自每一位泰武女力在分享故事時,眼中所散發出的自信與光芒。她們在述說故事的過程中,不時因為激動而哽咽泛淚,這份真情流露,源於她們深刻理解到,這些被找回、被轉譯的故事,是部落長輩們(vuvu)一生留下的最珍貴禮物。

照片

        這份對文化的敬重與對vuvu的感恩,成為推動她們前進最核心的動力。曾大衛代表對莊曼菁表達由衷感謝,讚揚她為了部落產業的發展,勇於學習新知、不怕挑戰撰寫計畫,她每一個夜晚的努力與辛苦,最終都結出甜美的果實,證明付出從未白費。

照片

  跨界協力:眾人齊心讓文化之根再次發芽 

        除了主理人莊曼菁,曾大衛代表也特別提及並感謝四位並肩作戰的「女力夥伴」,正是她們的共同努力,讓泰武文化的根得以再次發芽。他期許未來能有機會,更詳細地向外界介紹這群默默付出的文化推手。

照片

        這項成果的達成,除了部落女力們的奮鬥,也仰賴多方的支持與協助。其中,最關鍵的支持來自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的「青年回鄉行動獎勵計畫」補助。此外,泰武村長郭茂源、泰武社區理事長高榮華、總幹事曾以琳,以及泰武青年會的青年爸爸葉建民與所有協力的泰武青年會成員,都為這次活動貢獻了寶貴的心力。

照片

 「部落有您們,真好。」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泰武部落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充滿信心與期許地為部落加油打氣。這場成果展不僅是一次展演,更是泰武部落文化產業與地方創生持續向前的有力證明。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