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暴力遊戲可能影響學生學習? 真正重點不在禁止 而是如何思考

2025/10/27 13:11
2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華岡融媒體記者/簡宏叡報導 

現在幾乎每個學生都玩遊戲,從射擊、到格鬥類都有。有人說玩太多會讓人變暴躁、成績變差,也有人認為這只是放鬆娛樂。那麼,暴力遊戲到底會不會真的影響學習呢?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主任邱發忠表示:遊戲本身無害,關鍵在於使用方式。

照片

▲槍戰射擊遊戲截圖。攝|簡宏叡

邱發忠表示心理學研究指出,遊戲的確會影響我們的專注力和情緒。玩遊戲時因為畫面刺激、節奏快,大腦會分泌讓人興奮的多巴胺,讓人很容易「上癮」。短時間內,這種刺激能讓人反應變快、注意力更集中,但如果玩太久,就可能在課堂上難以專心,或覺得讀書太無聊。不過,遊戲也不是完全壞事,有些策略類或合作型遊戲能訓練邏輯思考、溝通能力,只要懂得控制時間,其實也能帶來正面影響。

邱發忠則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認為,遊戲不只是娛樂,它反映了我們的社會價值。像是很多暴力遊戲都強調「戰勝敵人」或「誰強誰贏」,其實這也在潛移默化地教我們崇拜力量和勝利。邱發忠提醒,問題不在於學生玩什麼遊戲,而是能不能看出遊戲背後想傳達的價值和想法。邱發忠指出,教育的重點不是禁止學生玩遊戲,而是讓學生具備「文化判斷力」──知道遊戲裡的暴力或競爭並不代表現實世界的價值。學生如果能學會思考「為什麼遊戲會設計成這樣」,就能更清楚地看見現代社會的文化面貌。

照片

▲邱發忠教授在課堂上對於心輔系課程的授課圖。攝|簡宏叡

遊戲本身不是壞東西,重點是玩的人有沒有自制力。如果把遊戲當成放鬆方式,學習、娛樂都能兼顧;但如果拿來逃避現實,就容易陷入成癮,讓學習動力下降。

因此,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用引導的方式而不是禁止。可以和學生一起了解遊戲內容,討論其中的暴力或價值觀,培養媒體識讀能力,讓學生從「只玩遊戲」變成「懂得思考遊戲」,才是真正的進步。

總結來說,暴力遊戲確實可能在心理上影響學生的專注與情緒,但影響的關鍵在於「態度」。只要懂得控制時間、具備批判思維,遊戲也能變成了解社會、訓練思考的機會。如同邱發忠說的「教育不是讓學生逃離文化,而是教他們在文化裡保持清醒。」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