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化作飾品 骨灰戒指成新興紀念方式
骨灰化作飾品 新興紀念方式引關注
近年來,隨著世代的改變,紀念親人或寵物的方式也逐漸多元化,如今有業者嘗試以琉璃為材質,製成骨灰戒指或著是項鍊,讓思念能化作日常中可佩帶的飾品。
骨灰琉璃紀念飾品門市經理 王靖淳
最早開始流行的是骨灰鑽石
它門檻太高了
就是你沒有個三五萬
你根本就沒有辦法買
但是把家人還有寵物留下來
做紀念這件事情是可能每一個人都需要的
像中古時期
那種大教堂的彩色玻璃其實就是這個東西
你們不會看到它受潮
不會看到它氧化
它放了幾百年都還是像現在一樣清澈透亮
寵物化作戒指 持續陪伴飼主身邊
失去心愛寵物後,將骨灰製作成戒指或飾品,成為飼主寄託情感的方式,製作過骨灰戒指的民眾也分享,這樣的戒指就像延續了寵物的陪伴,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份安慰。
民眾 李佳玟
就是我之前養了一隻兔子
然後他叫圓圓
就是他死掉了
所以我就把牠的骨灰做成戒指
這個戒指就會讓我覺得圓圓一直陪在我身邊
接受度因個人世代與習俗而異
但不同文化背景下,對於骨灰飾品的接受度差異還是很明顯。有些人認為不管是寵物還是家人可以透過項鍊或是戒指陪伴。但也有些人偏向傳統習俗的安置方式,認為這樣才能讓逝者獲得安息。
民眾 彭阿里
其實我個人是
不是很能接受這樣的紀念方式
但是如果是一些家裏的寵物過世了呀
我覺得採取這樣的方式是可以的
傳統與創新 不變的思念與記憶
骨灰飾品的出現,其實就反映了不同世代和文化價值的改變。有人覺得這是個創新的方式,可以隨身對親人或寵物的思念;也有人還是比較堅持傳統的方式,覺得應該要莊重安置。不管用什麼形式,背後都是人們對於逝去的生命,深切的懷念與永恆的陪伴。
華岡新聞 吳宛蓉 柯芸安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