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專訪:空相美術館之精彩絕倫三十三觀世音菩薩介紹(之二)

2025/10/29 17:19
20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台南市藝文報導/記者林慧茹

照片

(台南後壁區--空相美術館由施金輝老師所設計緣起於“以畫弘法”及“回報星雲大師知遇之恩”。記者林慧茹攝)

今日是重陽節~114年10月29日(農曆九月初九)。

有鑑於農曆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日即將到來~

這一天是紀念觀世音菩薩捨棄塵世,發願救度眾生的日子。象徵著放下俗世、追求精神上的解脫和普渡眾生的大願。

特地專訪:空相美術館之精彩絕倫三十三觀世音菩薩法相介紹,共分六篇。本篇之二。

**

觀音的「三十三法相」並無特定排序;是觀世音菩薩為了度化眾生而展現的不同姿態與形象。(其來源於《法華經》和《楞嚴經》中記載的應化身,並非單純的三十三種樣貌。)

欣喜由台南後壁區~空相美術館林穎英館長為大家介紹~~施金輝老師(1962-2014)殊勝絹布膠彩33位觀世音菩薩佛像畫作。

照片

(33-6 持經觀音。)

6~持經觀音
乃是聲聞的觀音,聲聞是聞佛之音聲,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

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右手端持經典,左手平放膝上之議。
冠飾以葉~意境是乎聞頌經之音,

寶冠、瓔珞、鐲均以為造型,

喻高貴造紙材。

照片

(33-7 蛤蜊觀音。)

7~蛤蜊觀音
從巨蛤貝中幻化而生的觀音。

若應以身得度者即現此身而為其說法。

唐太宗喜食蛤蜊。

一日外邦進養一巨貝,帝喜食之~

傾刻間,蛤中化一觀音來,

帝極驚訝,即詔告天下供養之,

此為觀音之始。

右手執貝殼,左手護之;

以貝為冠,為項鍊 ;

寶冠、瓔珞、鐲均以為造型,

綻放紫色藍色之光。

照片

(33-8 合掌觀音。)
8~合掌觀音
恭敬有禮的觀音。

「若有眾生多瞋、多愚、多愚、多癡...

常念頌恭敬觀世音便得~

離嗔、離癡、離慾,虚心無念。」

此觀音雙手合十。
溫和的注視前方,

佛教禮儀中以合掌為代表。

寶冠、瓔珞、鐲均以為造型

及色彩非常特殊的裝飾。

照片

(33-9魚籃觀音)
9~魚籃觀音
普教眾生與水深的觀音。

右手持魚籃,葉青,

代表觀音以

慈悲和智慧度化眾生。 

左手作念咒手印,

籃中魚放生咒

一一飛躍入海 ,

雙魚連方造型。

展現觀音獨特寶冠,胸飾、鐲、

海上微風中眾生若眼前魚,

得到引化。

 

照片

(33-10 一葉觀音。)
10~一葉觀音
若爲大水所漂稱具名號,

即得淺處,乘放蓮葉,

浮於水上的觀音。

層層蓮葉交織空間,

慈悲一葉觀音凝視眾生,

佑其於水中安危。

造型配以若牡丹般蓮葉形寶冠、

瓔珞、鐲……等。

也稱為「蓮葉觀音」或「南海觀音」,

代表了觀音菩薩以慈悲智慧救度眾生,

帶來平靜與安詳。

**

館長的話~

照片

(空相美術館-林穎英館長晨起讀經。記者林慧茹攝)

有願就有力的深情守護~

晨間訪問林館長時,她說明連假三天,接待來自南、北各地喜愛膠彩的朋友們。尤其是大家對施老師的三十三觀音所描繪的慈悲莊嚴法相~法喜充滿。這是最令人欣慰的事!

回想施老師四歲即首畫觀音而從此以為志業。誠幸得星雲大師賞識,邀畫百幅觀音圖置放於佛光山,及三十三觀音法相。尤其是繪畫三十三觀音時,林穎英館長足足有二年的時間全面暫停自己繪畫工作,全力支持,隨伺在側,更是善盡一位藝術家妻子責任,照顧、規劃、欣賞,這是非常重要的,讓施老師身為創作者能安住身心全力創作。如今才有精湛藝術極品呈現。

照片

(左起 施金輝老師(1962-2014),星雲大師(1927-2023),林穎英館長。星雲大師說施老師畫的觀音,具有莊嚴、慈悲之相,沒有火氣。記者林慧茹翻攝)

而2014施老師仙去,林館長把美術館當成彼此愛的結晶照顧至今,整理回顧出書:

《鶴羽摯愛》是林穎英館長追思摯愛施金輝老師口述,由作家宋芳綺貼身採訪執筆,請書法家王志揚題字,記錄了與施金輝老師生活點滴與傳奇的一生。用文字的力量讓愛延續,這份堅持不易。

林穎英館長說:「今日重陽佳節倍思親,一世相依畫侶情寄“鶴羽摯愛”。以畫弘法將愛長存於天地間。感謝來舘中的各位老師及藝術愛好者,志工好友們相挺。有您們的鼓勵與肯定,以致讓我更有勇氣去面對承擔私人美術館的艱辛。

「無怨無悔,也是人生一種美!」

藝術與人文的空相美術館,不止深情亦真情,讓人不止欣賞創作,更是生命故事的呈現,因為有大家踏足,共續展延,讓來參訪的人皆為之動容。

照片

(鶴羽摯愛描繪施金輝老師與林穎英館長真摯的愛情故事。記者林慧茹攝)

現今世代,雖然時間過得很快,資訊也爆炸,但是國人平均餘命增加,生活便捷,少去勞務,就是讓精神生活提升的時候。

施金輝老師曾說希望藉由他畫的三十三觀音法相能夠提供給需要冥想的人一個想像空間,了解菩薩的莊嚴智慧與慈悲。進而達到身心靈平衡的境界。

總之,希望我們餘生有共同的特點,熱愛生命、藝術、浪漫,永遠充滿希望、善良、信心與愛。

今日重陽節,試想我們到老~

即使99歲了,也要很美麗。

因為有美好藝文,珍之惜之,

對創作者如同閱覽一本書,

體會這大千世界的真善美,

相信我們會共同好好品味生活!

林穎英館長也竭誠歡迎光臨~

目睹三十三觀音莊嚴法相風采!!
 

**

後記/

感謝空相美術館林穎英資料提供。圖片為版權所有,謝謝林館長提供報導使用。

尚有四篇報導,歡迎持續追蹤報導。

**

延伸閱讀

https://www.peopo.org/news/824468

*

https://youtu.be/eWUO6XSOIEM?si=0ooGegyBxSwdo2IU

**

記者林慧茹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