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新制上路 聚焦乘車新制
【記者 李思齊、張政翰/綜合報導】
台灣高鐵是串聯南北的重要交通幹線,每日承載大量商務旅客與學生往返。隨著搭乘人數逐年攀升,現行乘車規範面臨新挑戰,而為了回應旅客們對於安靜乘車環境與秩序管理等的需求,高鐵公司在近期推出五大新制度,兩項已經執行,而剩餘三項也正在規劃排程中。
高鐵服務進化 新制上路立馬看懂
自2025年9月22號起,台灣高鐵陸續推出五大新制度。高鐵公司提醒各位旅客務必熟悉相關搭乘規則,以免引起衝突。長期以來車廂內的吵鬧與混亂等問題備受詬病,而此次新制度正是針對乘車行為與票務規定進行全面調整。
9月22號起,推動寧靜車廂與通道秩序管理,11月10號取消對號座彈性搭乘;自由座指定車次最快於2026年上路。另外,推行五折早鳥票期望旅客改搭離峰班次,減輕尖峰時段的旅運壓力。
民眾觀點與官方回應
民眾對高鐵新制的想法,對政策的執行都非常關鍵。高鐵能否順利落實這些新規,他們的聲音是不可或缺的。
民眾:「支持。因為,坐高鐵不要講話、不要影響到別的客人。」
民眾:「基本上我是支持的。(乘車環境的)品質是應該保持的。」
高鐵公司發言人鄒衡蕪表示,此次改制的動機是為了提升乘車品質與乘客滿意度,解決長期以來車廂內噪音干擾、秩序混亂等問題,並實施制度化管理,改善整體服務形象。且根據高鐵公司的調查,將近88%的民眾支持新政策,顯示更加寧靜、舒適的車廂已成為社會共識。
挑戰與解方 專家提供建議
高鐵新制影響廣大,改變勢必面臨阻礙,了解實施中會遇到哪些挑戰,是新制能否走下去的核心之一。
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暨電信管理研究所教授 鄭永祥:「他(旅客)事實上如果都不知道(新規),包括現場的時候,他可能就會去挑戰這些第一線的這些同仁,寧靜車廂我們都知道說,現在在車廂上面大家都希望能夠多做休息,有人會看影片,他可能沒有帶耳機之類的,他(同仁)如果直接跟他反應的時候,可能有一些不愉快,就當場會吵起來,甚至有些衝突,第一線同仁就壓力就會很大,因為他同時要處理這些事情還要處理到管理位置資訊,就會很辛苦,而且要充分的讓旅客能夠理解,然後怎麼樣安撫 ,我覺得這個需要花很多的功 夫。」
對高鐵公司而言,在面對挑戰時,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或採取更多的措施,來協助旅客理解並適應新規定,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目前高鐵公司在面對紛爭時,主要採用的是柔性勸導和解除契約這兩種方式。
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暨電信管理研究所教授 鄭永祥:「當然就第一線人員的訓練就很重要,怎麼樣去說服、去告訴乘客說當初在設計這樣政策的一些考量。盡量的能夠把這些可能碰到的情境,讓高鐵去做一些研擬,讓第一線的這些同仁(知道)怎麼去做回應。」
上路成效如何 靜待時間考驗
這次台灣高鐵的新規,不只是簡單的改變,而是一場目光長遠的乘車秩序改革。當然,制度上路初期難免會有爭議與磨合,究竟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還需要時間與社會共同檢驗。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