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臺科大啟用全台首座智慧氫能校園微電網

2025/10/08 08:42
262次瀏覽 ・ 3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臺科大攜手育秀教育基金會與聯華神通集團 打造全台首座智慧氫能微電網示範校園
產學共創防災型綠能場域 推動氫能、儲能與永續教育整合應用

【臺北訊】2025 年 10 月 7 日,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與財團法人育秀教育基金會攜手神基控股集團旗下漢通科技、亞氫動力與神通資科等單位,於臺科大舉辦「智慧氫能微電網暨儲能系統」捐贈及啟用儀式。
此系統結合氫能發電、儲能設備與能源管理(EMS)功能,不僅能強化校園防災供能韌性,更成為臺科大推動綠能科研與教育實作的重要示範場域。

出席活動的貴賓與師長包括臺科大產學創新學院院長鄭逸琳、副院長李豪業、院辦公室主任林承哲、能源永續科技研究所所長郭政謙、助理教授蘇子森、專案助理教授楊謙柔等多位師長,代表校方共同見證產學合作成果。
育秀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苗華斌親自出席,聯華神通集團亦派出幕僚長徐造華、聯華實業控股總經理林信宏、亞氫動力總經理蕭逢祥、漢通科技營運長張周龍與神通資訊科技董事長特助萬冠群等代表,共同參與見證這項全台首創的智慧氫能示範工程。

照片

▲「智慧氫能微電網暨儲能系統」捐贈及啟用儀式出席與會貴賓及長官共同合影。

結合氫能與儲能 校園首創防災型微電網系統

本次捐贈的系統採用亞氫動力 ENE-FARM 家用型氫能熱電共生技術,以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LPG)重整產氫供燃料電池發電,輸出功率達 2.4kW,並於發電過程中回收餘熱供應熱水,顯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系統搭配漢通科技設計之可移動一體式儲能模組(容量 3.8kWh),提供 110V/220V 雙電壓輸出,具備斷電自啟與靈活部署特性,能在災害或緊急狀況下維持校園關鍵設施電力運作。
整體系統由神通資科能源管理系統(EMS)統籌,即時監控電力流向、負載平衡與數據分析,打造智慧、安全且具防災韌性的校園能源管理典範。

產學創新學院鄭逸琳院長:產官學攜手推動能源創新與教育轉型

產學創新學院院長鄭逸琳在致詞時表示,這次活動是臺科大產學創新學院與育秀教育基金會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象徵著產官學攜手推動能源轉型與教育創新的具體成果。

鄭院長指出,臺科大在能源轉型的努力,特別是在電網韌性、節能減碳與電力人才培育方面,已成為北部地區的重要示範學校之一。
他感謝育秀教育基金會與聯華神通集團的支持與信任,捐贈智慧氫能微電網及儲能系統,讓校園在能源供應穩定性上更具韌性,同時為學生提供實際操作與研究氫能應用的教育平台。

鄭院長強調,這樣的合作不僅推動氫能與儲能技術的實際落地,也促進臺灣產學研的鏈結與創新。他期望未來能將這項經驗延伸至更多社區與產業,為臺灣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能源永續科技研究所郭政謙所長:以教育與研發實踐淨零願景

能源永續科技研究所所長郭政謙致詞指出,這次捐贈不僅是一項設備啟用,更是一個見證產官學共同推動能源轉型與教育創新的重要時刻。

他提到,臺電公司推動的「校園微電網示範計畫」是臺科大能源轉型的起點。該計畫以推廣電網韌性、節能減碳與電力人才培育為核心,選定臺科大作為北部示範學校之一,在中和華夏校區建置整合太陽光電、儲能系統、電動車充電樁、柴油發電機與能源管理平台的微電網架構。

此示範場域不僅預期可降低契約用電量約 50%,更提供師生結合研究與實作的真實教學平台,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能源調度與智慧管理,為未來的綠色城市奠定基礎。

郭所長進一步表示,育秀教育基金會與聯華神通集團所捐贈的氫能微電網系統,與臺科大現有的能源設施相輔相成,使學校得以整合「氫能 × 儲能 × 智慧控制」於單一平台,落實教育、研究與永續三軌並進。

他強調:「我們希望藉由技術創新推動節能減碳,以教育實踐培育新世代能源人才,並透過產學合作引領臺灣能源產業升級。」

育秀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苗華斌:連結產業與教育 共創永續新未來

育秀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苗華斌在致詞時表示,這次合作的核心目標,是希望以行動回應臺灣在能源發展上的不足與挑戰。除了系統建置與智慧氫能應用外,計畫中由聯華氣體提供氫氣,並透過亞氫動力提供技術支援,形成完整的氫能技術與應用鏈,實現產學合作的具體成果。

苗執行長指出,基金會長期重視人才培育與知識傳承,認為產學合作的最大價值在於「共同學習與持續創新」。未來,基金會將持續投入研發與教育資源,支持能源永續、低碳轉型與科技創新的長期發展。

他進一步說明,育秀教育基金會自 2002 年成立以來,持續以農業、科技與 ESG(環境、社會、治理)為三大核心主軸,透過教育平台與企業資源的整合,積極扮演連結產業與學界的橋樑角色,推動產業、社會與教育的協同發展,共同邁向零碳與永續未來。

照片

▲育秀教育基金會暨聯華神通集團代表苗華斌(左)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學校代表產創學院院長鄭逸琳(右),透過致贈儀式深化「智慧氫能微電網暨儲能」策略攜手校園培育未來人才。

可持續性發展能源計畫:打造校園智慧能源示範場域

此次專案以「可持續性發展能源計畫(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Project)」為主題,目標是透過智慧綠建築的能效管理,打造結合氫能、儲能與 EMS 的校園示範場域。

專案中導入了神通資科自主研發的 EMS 能源管理系統,結合漢通科技的可移動式一體化儲能櫃與亞氫動力代理的 Panasonic ENE-FARM 燃料電池與熱電共生系統,共同展現智慧能源應用的整合成果。

在示範運作中,系統透過電能移轉策略,於離峰低電價時段將電力儲存於儲能櫃中;在用電高峰時段,儲能系統則轉為 UPS(不斷電供應)角色,支援獨立資通訊管理系統的持續運作。
EMS 能源管理平台不僅提供即時監控與最佳化能源分配,還能結合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實現高達 95% 的整體能源轉換效率,每小時穩定供應約 700W 電力,達成高效率、低碳化的校園發電應用。

其中,燃料電池系統與熱電聯產模組可回收發電過程中的熱能,產出副產品──熱水。若應用於家戶或工業場域,系統可依熱水溫度設定,直接提供 40 至 60°C 的熱水,滿足日常使用需求,兼顧能源效益與生活便利。

在防災應用方面,EMS 能源管理系統可在異常斷電時維持 4G 上網與 IPC 主機通訊不中斷,使用者亦可透過遠端登入監控現場狀態。
當系統偵測異常時,能即時於畫面上顯示警示訊息,並自動啟動三層應變措施:
A. 啟用 ENE-FARM 緊急發電插座,提供 500W 電力。
B. 啟用一體式儲能櫃之備援電力,支援資通訊運作。
C. 由 ENE-FARM 持續發電供應儲能櫃,確保持續穩定供電。

此外,EMS 平台可監測瓦斯與自來水壓值,確保系統安全運行並支援遠端控制。
整體系統以「防災微電網 × 校園能源管理」為主軸,展現了從設備設計、數據整合到能源韌性的全方位成果。

共創永續未來:產學合作的最佳實踐

此可持續性發展能源計畫不僅展示了氫能、儲能與智慧能源技術的整合,更落實了臺科大、產業與基金會三方合作的綜效。
在專案中,亞氫動力專注於氫能與防災微電網應用,漢通科技強化儲能效益與備援穩定性,神通資科則以智慧綠建築概念完善能源管理架構。

這項成果不僅是臺科大校園能源轉型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臺灣在推進氫能經濟、綠色建築與智慧微電網上的具體實踐,象徵產學攜手邁向淨零新時代。

 

照片

▲臺科大產學創新學院院長鄭逸琳、能源永續科技研究所所長郭政謙與育秀教育基金會執行長苗華斌及與會代表等嘉賓合影,象徵產學攜手共創零碳新未來。

  • 財團法人育秀教育基金會校園微電網專案成果影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