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青年築夢 鹿耳有光:記鹿耳社區的青發署總決賽之旅

2025/09/14 22:00
1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青年築夢 鹿耳有光:記鹿耳社區青發署總決賽之旅
前進全國舞台:三位青年代表的奮鬥
【台南訊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照片

        2025年9月13日,這一天對鹿耳社區而言意義非凡。它不僅是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暑期工讀計畫全國總決賽的盛會,更是鹿耳社區青年力量首次在全國舞台上嶄露頭角的重要時刻。在全國數百個參賽單位中,僅有30個脫穎而出,獲得了今日總決賽的入場券。這場比賽匯聚了來自全台各地的青年精英,他們各自代表著所屬單位的傑出成果,展現了青年世代的無限創意與執行力。

照片

        鹿耳社區的參賽隊伍由理事長蔡登進親自帶領,隊員包括了吳依林、蔡乙倫、唐于倩三位優秀的同學。他們肩負著社區的期待與信任,踏上了這場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旅程。在數個月的暑期工讀期間,這三位同學深入社區、了解在地文化,並將所學知識與社區需求緊密結合,共同完成了這份參賽作品。他們的作品不僅是一份報告,更是他們對社區的情感投入與深度思考的結晶。在總決賽的舞台上,他們以清晰的邏輯、生動的簡報和自信的風采,向評審與在場所有觀眾闡述了他們在鹿耳社區的工讀成果與獨特見解。

照片

榮耀之戰:雖敗猶榮的閃耀時刻

        總決賽的競爭異常激烈。每個入圍的單位都展現了令人驚艷的實力,他們的計畫不僅充滿創意,更兼具社會影響力。面對眾多強勁的對手,鹿耳社區的團隊絲毫沒有怯場。他們沉著應戰,在問答環節中展現了對計畫細節的全面掌握和對社區現況的深刻洞察。儘管最終未能奪得最佳名次,但他們在比賽中的表現,已足以贏得所有人的尊敬與讚賞。

照片

        在頒獎典禮結束後,團隊成員們雖然感到有些遺憾,但他們的臉上更多的是滿足與自豪。這份滿足感來自於他們為社區所付出的努力,那份自豪感則源於他們代表鹿耳社區站在了全國最高的舞台上。這場比賽的結果並非是衡量他們價值的唯一標準,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過程中獲得的成長與收穫。這趟旅程讓他們學會了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更深刻地理解了青年參與地方創生的意義。

鹿耳社區的驕傲:永遠的第一名

        儘管全國總決賽的成績未能盡如人意,但在鹿耳社區所有人的心中,吳依林、蔡乙倫、唐于倩這三位同學絕對是最優秀、最傑出的團隊。他們是鹿耳社區的驕傲,是社區心目中永遠的第一名。理事長蔡登進對此深有感觸,他表示:「名次只是其次,重要的是這些孩子們為了社區所付出的熱情與努力。他們代表著鹿耳社區未來的希望,他們的精神,才是我們最大的收穫。」

照片

        這場比賽的結束,並非是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它激勵著鹿耳社區持續前行,鼓勵著更多的青年投入地方事務,用他們的熱情與智慧點亮社區的未來。吳依林、蔡乙倫、唐于倩三位同學的參賽經驗,將成為社區寶貴的資產,激勵著後來的參與者。鹿耳社區將繼續支持青年工讀計畫,為青年人提供更多實踐夢想的機會。

夢想的延續:青年力量的持續耕耘

        本次總決賽之旅,讓鹿耳社區更堅定地相信,青年是推動社區發展最核心的力量。未來,社區將繼續深耕在地,與青年學子們緊密合作,共同探索社區發展的新路徑。無論是文化傳承、環境保護還是產業創新,鹿耳社區都將敞開大門,歡迎有志青年加入,共同築夢。

照片

        這不僅是一場比賽的後記,更是一份對青年力量的讚美詩。它記錄了三位年輕人的奮鬥歷程,也見證了鹿耳社區在地方創生路上的堅定信念。鹿耳社區的故事將繼續書寫,而吳依林、蔡乙倫、唐于倩這三位同學的努力,將永遠銘刻在鹿耳社區的記憶中,成為最璀璨的一頁。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