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宅進行事1】當手心向下:一群會員的搬家練習曲
【公民記者 貝思特 臺北報導】
位於臺北市文山區的安康平宅,是臺北市最早的低收入戶社區,從一九七○年代起,陪伴無數的家庭走過半個世紀。
照片

隨著建築老舊、資源不足,以及長期負面的社會標籤。為了改善困境,市政府近年來啟動更新計畫,把安康平宅原地改建為現代化的『興隆社會住宅』。
照片

安康平宅將在2025年底走入歷史,社區最後一批的一百三十多戶,有的等候抽籤,有的已接獲通知,近日來平宅住戶忙著打包行李陸續搬離,入住到對面的興隆社宅。
照片

在這場歷史性的搬遷中,有一支特別的隊伍,來自興隆會所精神障礙的會員,自發性組成搬家小隊,他們在社工和職員的陪伴下,協助獨居長輩搬運物品,處理屋內的廢棄物。
照片

照片

興隆會所是由台北市社會局委託社團法人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經營。採取「會所模式」運作,強調會員與工作人員間互助扶持,協助重建自信、促進精神障礙者權益。
照片

過去會員他們常被社會視為需要幫助的人,這一次,他們選擇扮演伸出援手的人。從搬家行動中找到被需要的自信與價值。期待社會支持網絡的重建,在這個社區有新的定義。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