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拿筆的到布滿厚繭的雙手:瑪家鄉前鄉長 梁明輝賢伉儷的務農人生

2025/08/21 16:40
1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拿筆的到布滿厚繭的雙手:瑪家鄉前鄉長

梁明輝賢伉儷的務農人生

sanga sangasan:那雙曾揮灑公文的手,如今被太陽曬黑黑

{屏東/瑪家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你可曾想過,一個人的手,在半生的歲月裡,可以經歷怎樣的轉變?

梁明輝,一個曾經的公務員,一位瑪家國中主任、瑪家鄉鄉長。他的手,曾是權力的延伸,筆尖劃過的公文,決定了大小事務的走向。那雙手,在冷氣房裡,潔淨而纖細,它們的任務是處理公務,在會議桌上指點江山,在文件上簽字蓋章。那是一個以「腦力」為榮的時代。

        然而,當他卸下職務,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那雙手便開始了它的「另一個半生」。它不再與筆為伍,而是與鋤頭、泥土、烈日為伴。太陽,沒有因為他的過往而給予任何寬待,它毫不留情地炙烤著他,而他,也以同樣的無情對待自己。日復一日的整地、除草、鬆土,汗水像小溪般從額頭流下,浸濕了衣衫。那雙手,曾經拿筆的手,如今布滿了厚重的繭,掌心滿是粗礪的痕跡。這不是簡單的勞動,這是一場身體與心靈的雙重考驗。

        路過的部落傳統領袖,看見他那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的模樣,發出了那句再樸實不過的勸告:「老朋友啊,這樣太累了!趕快買一台耕耘機吧!」

那句話,像一聲來自土地的呼喚,梁明輝心動了,但他心裡清楚,任何重大的決定,都必須經過他的「財政部長」——妻子杜富菊的批准。他深知,在一個家庭裡,每一分錢的流向,都是愛與責任的具體體現。

sika masan musalj:一臺耕耘機,一個女人無言的愛

        一個傍晚,梁明輝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妻子已準備好熱水和藥膏。她輕輕地拉起他那雙粗糙的手,她的眼眶紅了,語氣充滿了心疼:「以前你的手是拿筆寫字的,現在卻變成這樣……」

        這是語言無法承載的重量,是妻子對丈夫最深沉的愛。她沒有說「我愛你」,卻用手心的溫度,傳達了千言萬語。

        梁明輝反握住她的手,他的回答,同樣深刻而充滿哲理:「這雙手雖然粗糙了,但心裡卻踏實。每一塊田地,都是我們一點一滴親手種出來的。」他用行動告訴她,從「拿筆」到「拿鋤頭」,他不是在退步,而是在走向另一種更為踏實的人生。

        她的沉默,是無聲的思量。她看見了他對土地的熱情,也看見了他身體所承受的極限。那晚,她坐在客廳裡,看著他在燈下查資料,她不是在看他在研究機器,而是在看一個男人,如何用他的生命,去追尋一個夢想。

        隔了一個週末,當梁明輝在田裡揮汗如雨時,妻子提著一壺水,悄悄地來到他身邊。那壺水,不僅僅是解渴,更是她心中那份掙扎與心疼的具體化。

「累不累?」她把水遞給他。

        當他回答「還行」時,她靜靜地看著他,然後說出了那句讓梁明輝終身難忘的話:「那台耕耘機…...你帶我去看看吧。」

        這一句簡單的話,背後是無數個夜晚的輾轉反側,是愛的掙扎,是最終的放手與支持。那一刻,梁明輝的心裡湧上一股難以言喻的溫暖與感激。他知道,這不是一台耕耘機,而是一份愛的禮物,是妻子對他辛勞的最高體諒與肯定。

sika masan tjelulj:當理性與感性交織,人生便有了厚度

        得到妻子的批准後,梁明輝的「做功課」模式再次啟動,這一次,他不是為了應付公文,而是為了他的生命,他的家庭。他像一個求知若渴的學生,上網、查資料、翻閱型錄,向村裡的前輩虛心請教。

「kama!您用的是哪一牌的耕耘機?好不好用?」他問著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夫。

        老農夫的回答,充滿了生活的智慧:「我跟你說,這牌子的馬力夠,但油耗也兇,不過整地效率是沒話說。你家的田地大小、土質硬度都要考慮進去,不要只看價格。」

照片

        這些話,比任何官樣文章都來得真實,比任何教科書都來得實用。這便是人生,在歲月的磨礪下,從抽象的理論,走向具體的實踐。

        在做功課的過程中,他一度被網路的低價所誘惑。然而,前輩一句語重心長的提醒:「你不要被網路上的便宜貨騙了!」,讓他懸崖勒馬。這句話背後,是社會的陷阱,是人性的險惡。梁明輝知道,這筆錢,承載著妻子的愛與信任,他不能冒險。他選擇了眼見為憑的實體商店,那份安心與保障,比任何低價都來得珍貴。

sika masan simatjelj:愛,才是最強大的馬力

        經過幾天的比較與考量,他終於選定了一款性能與價格都符合需求的耕耘機。當他與妻子一同前往下訂時,他心裡清楚,這不是一個消費行為,而是一個承諾。

        在回家的路上,妻子笑著說:「你看你,為了買一台機器,比當鄉長處理公文還認真!」

        梁明輝看著妻子,眼中充滿了愛意,他回答得深刻而充滿感情:「這台機器,不僅僅是機器,它代表了你的信任和支持。有了它,我們的農場能更整潔美麗,我們的辛苦也能換來更多豐收。」

        這便是人生的哲學: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你擁有什麼,而在於你為誰而付出。

        如今,梁明輝滿心期待著那一天。當新的耕耘機轟隆啟動,他與妻子並肩站在田埂上,看著它翻起土地、開出溝渠時,他的心裡一定會充滿感恩。這不僅僅是農場邁向新階段的開始,更是他們夫妻攜手走過人生風雨後,一段嶄新的見證。

照片

        從拿筆到拿鋤頭,再到駕駛耕耘機,梁明輝的人生轉變是如此巨大。但他告訴自己,他不後悔,因為在這條路上,有愛他的妻子一路陪伴。

        他感謝妻子,讓他能擁有一台耕耘機;更感謝她,讓他在務農的辛苦中,找到了愛與幸福的力量。這份力量,比任何機器都更強大,足以讓他充滿希望,繼續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出屬於他們夫妻的豐盛人生。

照片

你可能也會喜歡

一塊黑布 一個世界

LTZW
3,607 0 73

匠心獨運 手工木作父子檔

LTZW
3,515 0 47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