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原來健康風險評估只是加熱菸上市的第一關

2025/08/14 18:51
25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總算有兩家業者的加熱菸產品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原以為隨即就能依照《菸害防制法》合法進口、製造與販售,沒想到國民健康署卻在審查通過後,又拋出一連串額外要求須業者配合,待符合了方可合法上市,不禁讓社會大眾質疑:這場審查是否只是「玩假的」?

根據衛福部公告,已有兩家業者共14項加熱菸產品「有條件通過」健康風險評估。依照現行法規,產品只要通過評估,理應可依法進口、製造並上市販售。然而,日前新任國健署長沈靜芬卻表示,業者仍需補齊包裝標示、稅務繳納、符合法規規定並完成備查程序,才能真正上市。她甚至強調「目前尚未預設上市時程」,等於宣告產品雖已通過審查,卻仍無法進入市場。

這樣的說法引發民間質疑。根據《菸害防制法》修法內容,健康風險評估是加熱菸合法上市的必要條件,而非「其中之一」或「前置作業」。如今國健署卻在審查通過後,再新增一堆行政程序與不確定性,讓人不禁懷疑是否刻意拖延上市,甚至有違法治精神。

更令人困惑的是,國健署一方面強調依法行政、不因署長更迭而改變標準,另一方面卻又表示「地方政府可訂定更嚴格規範」等語句,似乎在為未來可能的政策轉向預留空間。這種模糊不清的態度,不僅讓相關業者無所適從,也讓民眾對政府的公信力產生疑慮。

事實上,這次通過審查的加熱菸產品,已歷經兩年半的審查流程,由毒理、藥理、成癮性與公共衛生等領域的專家組成審查委員會,逐項檢視申請資料,並依據科學證據做出判斷。如今審查結果終於出爐,卻又拿出行政流程未完備這種理由而不讓上市,等於否定了整個審查制度的正當性。若政府真心推動法治與制度化管理,就應依照既定程序,讓通過審查的產品依法上市,而非在最後關頭設下重重障礙。否則,健康風險評估就淪為「表面審查」,實質上仍由行政機關任意決定上市與否,形同架空法規。

加熱菸何時能夠合法上市,已經不僅僅只是產業議題,更是對政府依法行政與制度透明的考驗。照目前的情況看來,原來健康風險評估只是第一關,後續的「關卡」究竟還有多少、是否合理、是否合乎法治,值得全民共同監督。民眾想要買到合法的加熱菸,恐怕只能繼續等了。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