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藍瓷想像計畫|umaq 展覽開幕 傳承土坂部落文化記憶
法藍瓷想像計畫|umaq 展覽開幕 傳承土坂部落文化記憶
【臺東/達仁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第九屆法藍瓷想像計畫的 malasudj 團隊,在今年夏天深入臺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與土坂 vusam 文化小學攜手舉辦了一場名為「umaq 土坂 vusam 文化小學 X 壺映星心・尋覓土坂記憶・陶壺成果展」。這場充滿文化意涵與世代傳承精神的展覽於 8 月 10 日在臺東市區盛大開幕,不僅呈現了孩子們的創作成果,更是一次喚醒部落文化認同與世代想像的深刻實踐。
此次展覽名稱「umaq」,在排灣族語中意指「家屋」,同時也象徵著族人靈魂的棲息之所與文化的子宮。以此為核心, malasudj 團隊在為期七天的暑期營隊中,以排灣族的「三寶陶壺」和「部落天文」為兩大主軸,帶領土坂國小的孩子們走進部落的邊陲之地——「不懂生活 Putung Style」。這個保有豐富文化記憶與原始生態的場域,讓孩子們得以親身學習排灣族傳統的山林知識,感受土地與自然的連結。
陶壺與星空:尋覓家的模樣
在營隊中,孩子們以「家」為意象,親手捏製陶壺與代表自己的小動物。陶壺不僅是排灣族的重要文化符號,更承載著族人與祖靈之間的精神連結。每一件陶土作品,都承載著孩子們對家的想像與情感。
除了陶藝課程,團隊也安排了兩天一夜的露營活動,在不懂園區展開一場畢生難忘的戶外星空教室。夜幕低垂,星空成了最廣闊的畫布,團隊引導孩子們回溯在不懂觀星的旅程,從浩瀚的星海中,描繪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星座。這個過程不僅是天文知識的學習,更是一次與祖靈、與家鄉進行深度對話的儀式。傳說中,當族人生命走到盡頭,將化為點點繁星,在夜空中靜靜守護著摯愛的家人。透過觀星與創作,孩子們將這份古老的信仰與現代的想像融合,創造出充滿生命力的作品。
本次展覽特別以星空牆為基底,期待能引領觀展者停下腳步,思考自己有多久沒有抬頭仰望星空,反思大自然所賜予的寶貴贈禮。這面星空牆不僅是展覽的視覺核心,更是孩子們與家鄉、與祖靈情感連結的具體呈現。
世代傳承:文化創生與永續發展
為了讓這場文化傳承之旅更加豐富,營隊榮幸邀請到兩位在地藝術家擔任講師。一位是「陶生活 kuljelje lja tepiqa」的陶藝家游朝智,另一位是「Sapari 撒巴里文化藝術工作室」的木雕工藝師張威光。透過他們的指導,孩子們不僅學習到傳統工藝的技法,更從中體會到排灣族人對土地的尊重與對文化的熱愛。在與部落長輩的交流中,孩子們將寶貴的文化資產內化,讓這份記憶得以永續傳承。
這場展覽,正是以「家」為起點,將排灣族傳統文化與當代想像進行了完美的融合。它不僅讓孩子們從陶藝設計思考延伸至家鄉的星空,更重要的是,喚起了大眾與族人珍視原住民族文化記憶及自然環境交織的情感連結。
展覽為期七天,即日起每日上午 11 點至下午 5 點在臺東縣臺東市的「野室珈琲 W.G.cafe」展出。主辦單位誠摯邀請大家一同走進 umaq,尋覓記憶中家的模樣。
【展覽開幕式資訊】
- 活動時間:2025 年 8 月 10 日(日)13:00-15:00
- 展覽時間:2025 年 8 月 10 日起,每日 11:00-17:00 (展場週一、週二公休)
- 活動地點:野室珈琲 W.G.cafe(臺東縣臺東市浙江路 350 號)
【支持單位】
- 主辦單位:第九屆法藍瓷想像計畫|malasudj 團隊
- 協辦單位:土坂vusam文化小學、野室珈琲 W.G.cafe、土坂金樹、深山野熊號、臺東縣達仁鄉土坂社區發展協會 土坂部落青年會、社團法人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sapari(撒巴里)文化工藝室、Talem 卡路風工坊、Salele陶生活、不懂生活 Putung Style、捌個零社企 paqeljing.se
-
指導單位:法藍瓷想像計畫 Project Imagination、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
照片照片照片照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