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樂活不老學苑~永生花·魔法球玻璃小花盅
文/周汝螢、蕭絜文
圖/馬麗怡
世界和平婦女會台灣總會的手作課夏季班療癒上線中!
永生花系列課程(二) 在學員們殷殷期盼下拉開序幕!
7月18日午後,世界和平婦女會台灣總會「樂活不老學苑」永生花手作課,在近三十五位學員的期待下,再度展開!西野友理子老師與黃瓊慧老師帶著幾大袋材料來到,通過美麗的永生花手作,帶給中高齡學員快樂紓壓的時光。

從花藝小知識為課堂起點,讓學員上手更容易
這一堂課,黃瓊慧老師先介紹了花藝的搭配。在中國古代,可能從戶外摘下一枝花,插在瓶中就很有意境;而現代我們比較常安排成束,同一種花高高低低的插起來,或不同種類的花,少量混搭和點綴。顏色則可能是同色系或對比色,我們說紅花配綠葉,綠葉能中和紅色的強烈感;粉紅、粉藍、粉橘等馬卡龍色系也很好,輕柔明亮的色調,給人一種甜美夢幻的感覺,不容易失敗。接著,黃瓊慧老師簡介永生花品牌,想自己買材料時可以參考,例如:有日本代理哥倫比亞的品牌。玫瑰花都是挑好的花朵再製,所以也是很優質的選擇。

索拉花-為生活添上一縷淡雅芬芳
老師也介紹了「索拉花」。材料是用索拉樹的樹皮或通草,人工製作而成,是植物。索拉花可說是木片或紙草做的花。索拉花本身沒有味道,且因為是樹皮製作的關係,可以輕易的吸附味道且容易揮發不會發霉。花藝師常常會將它與永生花及乾燥花互相搭配,設計融合在花藝作品中,藉由其特性讓香味擴散。
花藝入門——色彩搭配與固定技巧教學
今天會用到的材料還有玻璃圓型小花盅。做好以後,如果常常打開它,比較怕弄壞花瓣,所以要儘量少打開。一束永生,花材選三個顏色,加上配材就會顯得十分不一樣。
接下來示範手法:老師將U型鐵絲綁住花莖,先在上面轉兩圈、拉下2mm、再轉兩圈,這樣就可以固定了。老師俐落地展示,學員們紛紛稱奇,驚嘆老師的巧手與純熟的技藝。

感恩的能量與留白的美學
黃瓊慧老師也分享了主辦單位世界和平婦女會創會總裁的金句,以及正能量格言:「每一次自我超越,都是幸福向你微笑的時刻。」「不是快樂才感恩,而是感恩讓你變得快樂。」老師說,我們可以做個試驗:練習時常感謝,兩週後 看會不會更快樂。感謝的能量很重要,磁場能變好。
老師又說,今天用的容器高8公分,我們的花高7公分就好了。人生不用填得太滿,可以帶一些空白,花藝作品也是,我們不用把花放得很滿,要留適當的空間。
動手時刻!學員們紛紛發揮創意與巧思
目光移至一旁的手作桌,每個座位上都有一盤盤老師事先搭配好的花材,每一盤都不盡相同,各有特色,學員可依個人喜好做選擇,而選擇的順序則是透過與老師猜拳。獲勝的學員開心地移動到手作區挑選自己喜愛的顏色,尚未獲勝的學員則是望著老師期待著下一輪猜拳的到來。這種童趣又公平的方式決定順序也令大家不禁會心一笑。

大家分批離開座位,到另外的手作桌旁邊。學員們打開保麗龍保護的玻璃花盅,拿起材料,西野友理子老師與黃瓊慧老師會到各桌看看情況,適時指導。學員們開始手作囉!先用熱熔膠,把一小塊海綿黏在花盅底盤。擠一圈保麗龍膠,黏上一些永生苔蘚,以遮蓋住海綿。研究一下,自己的索拉花要綁哪個角度?把主花剪掉部分鐵絲,看看高度要怎麼擺?接著拿繡球花,選三種配材(滿天星、兔尾草等多種可選)綁在一起。
教室裡,有輕柔的音樂迴盪,伴隨大家進行著手作。有學員問:「這樣顏色可以嗎?」老師會回答,有時幫忙配顏色,有時看學員綁的花不夠多,又到旁邊拿配材過去。有些志工手很巧,也喜愛手作,當學員比較多時,充當小老師協助學員。做好了,也可以請老師看看,可能要再補空間或調整花的高低配置,會更漂亮。
大家都快要完成時,老師請志工發下袋子和蝴蝶結,讓每一位學員都可以把作品完整又安全的帶回家。學員們裝袋完成後都用滿意的眼神欣賞著自己的作品,也有學員與身旁同學合照,將喜悅與溫暖定格在此刻。

手作課不僅是獨自療癒的時刻,也是母女、夫妻之間情感交流的溫柔時光。
在今天的手作課堂上,有別於以往多為獨自報名的學員,今日教室裡多了幾分溫馨與默契:兩對母女以及兩對夫妻一同走進了這片充滿創意與歡樂的午後時光。彼此輕聲交談、互相協助,彷彿透過默契交織出朵朵屬於兩人的花。手作的魅力不僅在於成品的美麗,更在於創作過程中那些被陪伴被理解的瞬間。



彭素華副理事長與先生一同參與手作課,包包上掛著先生上一堂課手作的永生花吊飾,這份獨一無二的禮物,不僅承載著先生滿滿的心意,也如同他們甜蜜的愛情,時刻相隨。
學員分享:
✽上次做了永生花吊飾,就掛在手提包上,同事看到都說好可愛!這次來做花盅,也一樣好有成就感!
✽老師不是給完全制式的材料,而是可自由搭配,這讓學員很喜歡!
✽很想了解永生花是甚麼,今天還學到了索拉花是植物做的。學到很多知識以外還帶著滿滿的花回家,讓學員很開心。

世界和平婦女會台灣總會彭素華副理事長,很喜愛與支持樂活手作課,代表頒發感謝狀給黃瓊慧老師,感謝她貢獻兩堂永生花手作課教學,並且把講師費捐出來支持樂活不老學苑。
下個系列課程預告
【從手工斜槓小吃,談台灣各地美食系列】
認識台灣的地方文化建築物歷史以及當時的美食小吃,包括新竹油燜肉圓、基隆巷口大腸圈、宜蘭厚蔥餅、台南蚵爹以及冰鎮百搭滷汁/豆乾,豬皮,大腸。課程內容豐富,老師與團隊為學員們準備優質的材料,讓學員們絕對值回票價,收穫良多!
課程資訊:https://reurl.cc/M3eNy3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RkXhHkheMR1froxGA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