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崙背長青食堂
每到中午,長輩們便提著餐袋走進長青食堂,等著領取那份熱騰騰的午餐。這裡崙背鄉的長青食堂,為高齡社區撐起的不只一頓飯,更是一份牽掛。
早晨七點這群志工就已經站上長青食堂的工作崗位,有些志工的年紀比來用餐的長輩還大一些,卻從不喊累,忙進忙出,只為讓每位長者能在中午時吃上一口熱飯菜。
過去,這間長青食堂是長輩每天聚會的地方,能邊吃飯邊聊天。但自從疫情後,餐點改為外帶,但志工們依然每天點名、追蹤關心,確保每一位長輩都平安健康。
志工:
連續幾天沒來就會追蹤了啊,問說你怎麼沒有來拿飯,因為有時候是獨居嘛,他們一個電話就知道,這個長者他是不是有什麼事,是不是生病了,還是什麼這樣
理事長:
我們有一個關懷小組,那就是因為我們是實際上是會落實每天要點名,因為有時候我們這邊獨居的長者非常多,也發生過三天沒有來,結果是往生了。
這一袋袋便當對長輩們來說,不只是吃飽,更是一種陪伴的延續。
居民:菜色好吃,煮的很好吃
居民:這裡菜色比較多,自己煮就隨便煮一煮,都吃得飽這樣就好了。
對許多獨居長輩來說,一個人吃飯煮飯太麻煩,常常隨便吃幾口就打發一餐,長期下來,反而讓身體出現了狀況。
執行長:
一個人難煮,兩個人也不好煮,所以他們就會簡單就好,比如一些老人他們容易造成營養不良,不然就是變成說懶得出去買就簡單吃一下。
台灣高齡化持續加劇,獨居長者面臨的不只是營養失衡,更有孤單與健康風險。崙背長青食堂透過每日供餐與關懷機制,為偏鄉長者牽起一張安全網,讓照顧不留死角,也喚起更多人對長照資源的重視。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