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盧縣一委員呼籲正視族群歧視問題 加速《反族群歧視法》立法

2025/07/05 09:04
3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盧縣一委員呼籲各界正視族群歧視問題 籲加速《反族群歧視法》立法

{台北/屏東 記者/程德昌Valjeluk.Katjadrepan} 

        近日,網路社群上針對職棒球員與公費醫師出身背景的歧視言論,再度引發社會對於族群平等的關注。立委盧縣一今(4)日沉痛表示,言論自由得來不易,卻總有人輕易踐踏這得來不易的權利。他呼籲社會各界正視族群歧視的嚴重性,並強調族群平等、反歧視不應只是紙上宣示,更應落實於具可執行性的法律條文與完整配套機制中,真正讓所有族群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相互尊重、共存共榮。


網路歧視言論再起 凸顯反歧視立法迫切性

        事件緣起於日前有網友以歧視性字眼攻擊職棒球員拿莫·伊漾,未料近日,這些歧視言論變本加厲,轉而針對盧縣一委員公費醫師出身的背景,進一步揶揄原住民族升學優待制度。對此,盧縣一委員嚴正指出,他身為醫學系畢業生,經過醫師國考取得資格,並以公費醫師身份服務,此過程中原住民身分並無任何加分優待。這些惡意言論不僅是對個人的攻擊,更是對原住民族群的不實指控與偏見展現,凸顯台灣社會在族群平權方面仍有長足進步的空間,也印證了相關立法的迫切性。


盧縣一委員版本《反族群歧視法》草案 強調具體執行力與完善救濟機制

        盧縣一委員回顧,早在去年剛上任之際,他便已提出《反族群歧視法》草案,該草案的最大特色在於強調「具體執行力」與「救濟機制的完善」,旨在為受歧視者提供有效的申訴管道與法律保障。

該草案具體內容涵蓋以下要點:

  • 建立申訴機制及審議小組: 讓民眾在遭遇歧視時能有正式的申訴管道,避免被迫沉默,確保權益能被聽見與處理。
  • 明訂調查期限與程序: 確保歧視案件的調查不被延宕,加速處理流程,避免正義遲來。
  • 設立罰則機制與法律扶助制度: 對於違反反歧視規範者處以罰鍰,並提供受害者法律協助,讓法規「有牙齒」,不再讓被歧視者孤立無援。
  • 涵蓋多元歧視範疇: 法案不僅限於族群歧視,更將範圍擴及宗教、性別、年齡、身心障礙等多元特質,力求與國際人權公約與標準接軌,保障更廣泛的群體。
  • 要求政府定期提出執行績效報告: 確保法案的落實情況受到監督,並明定罰鍰專款專用於宣導及減少歧視的相關工作,形成良性循環。

        盧縣一委員表示,不只他本人有提出相關法案版本,另有「擺和花」委員也提出了類似的草案,他歡迎社會各界與公民團體能對照兩者,並給予建議與討論,共同為台灣的族群平等努力。他強調,期待透過更完善的法律與配套措施,讓台灣社會能真正實現多元共融,讓每個族群都能在這片土地上受到尊重,共同繁榮發展。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