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抽菸不好,但迫使人民只能買走私加熱菸更不好

2025/07/02 23:45
20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我們都知道,抽菸對健康有害。這是一項全球科學共識,也是台灣衛生政策長年堅守的底線。然而,現實總是比理想殘酷。在全球將近一百個國家逐步開放、管制並徵稅的加熱菸產品之際,台灣卻陷入了另一種「菸品困境」:合法加熱菸遲遲無法上市,黑市加熱菸卻橫行無阻。這樣的情況,讓我們不禁要問:抽菸雖不好,但讓人民只能買走私加熱菸,難道不是更壞的選擇嗎?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台灣吸菸人口比例雖逐年微幅下降,卻仍有約300萬人以上的使用者。在沒有戒菸意願與誘因的情況下,這群人勢必會尋找替代品。而當政府卡住了合法加熱菸的上市審查,結果就是地下市場快速填補需求缺口,購買走私加熱菸成為唯一選項。根據媒體調查報導,光是今年一至四月,非法加熱菸市值已突破新台幣兩億元,且有組織、有系統、甚至結合海外人頭進口、境內分銷,儼然成為新興黑幫金流來源。

政府原意是為了保護民眾健康,但政策的空白,反而讓菸品市場從「可控」變為「失控」。民眾若想改用相對減害的加熱菸,卻找不到合法管道,只能從地下市場購買,風險不但未減,還可能買到摻雜不明添加物、來源不清的危險產品。這不是「健康政策」,而是將健康問題外包給黑市!

更嚴重的是稅損問題。傳統紙菸依法需繳交菸稅與健康捐,用以補充全民健保與長照財源。根據財政部數據,110年菸捐與菸稅合計達781億元,但到了113年卻掉到684億元,三年間流失近百億,吸菸人口並沒有明顯減少,財源卻像蒸發般消失。合理推論,就是部分吸菸者轉向黑市加熱菸所致。換句話說,台灣不是少了菸民,而是多了逃稅路徑。

令人遺憾的是,政府在這件事上的反應顯得極度遲緩甚至失能。自2023年法規修正後,已有十餘家廠商依法提出加熱菸上市申請,衛福部也依行政程序法公告審查應於六個月內完成,審查期得延長一次,至多十二個月。但如今距申請已逾兩年,衛福部始終沒有審查結果。更有甚者,立法院多位委員要求加速審查,衛福部卻始終以「加熱菸風險待釐清」為由拖延,卻無明確科學論證顯示加熱菸風險比市售紙菸高,令人無法信服。

我們支持政府以嚴格科學為依據做出審查判斷,也支持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政策。然而,在面對菸品合法性與市場現實的落差時,若只是一味拖延、不處理、不面對,結果就是人民健康沒改善,黑市壯大、稅收流失,反成為「三輸」局面。

我們呼籲衛福部拿出專業與效率,儘速完成指定菸品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該核可就核可,該駁回就駁回,給社會一個交代。加熱菸若能在嚴格法制、稅收、標示與通路管理下合法上市,才能將原本失控的黑市導回可控的合法市場機制,不僅保障消費者安全,也有助於公衛機構更有效監督與管理。

抽菸不好,但讓人民只能買走私加熱菸,是更糟糕的錯誤。這不僅是健康問題,更是治理的試金石。該做決定的時候到了,不做,就是默許黑市壯大,讓全體納稅人買單。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