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記得的事,散步走讀進筏子溪的前世今生
在大肚山東側這條不算長的筏子溪,她卻肩負著深遠的使命。雖然全長不到二十公里,卻在沿岸孕育出六條重要的灌溉水圳:有八張犁圳、草湳圳、廟前圳、下埒圳、知高圳、還有王田圳。今天散步田調到知高圳沿岸的筏子溪,來看看這似平凡的溪流水圳,如同綿延的毛細血管,從筏子溪延伸進田野,灌溉出一畝畝的稻田與希望,也是支撐大肚山腳下無數農家的生活與收成。
散步筏子溪一小段的田調走讀,了解過去生態歷史與現今周遭水域開發問題,儘管筏子溪沿岸逐步美化,但像東大溪這樣的支流,卻在市政路延伸的開發中,被迫進行整治,原有的生態系統被「重新格式化」。溪面上的泡泡依然年年不散,這像是一種低聲的提醒嗎?
「河流」並不只為城市裝飾,她們也渴望呼吸,也記得過去的自由。當我們談論建設的同時,是否還記得河流也有屬於她自己的故事呢?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