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日本的街頭風景 在台灣追夢的表演者
異鄉落腳 開啟創作與生活
街頭表演在台灣城市中越來越常見,除了本地藝人之外,也有不少外籍表演者選擇台灣作為創作與生活的起點,來自日本的兩位街頭藝人森山優理子和戶村峻,一位以現場演唱為主,另一位則專長雜耍特技,他們透過才藝與觀眾互動,在異國以表演與城市對話,為街頭注入不同文化的聲音與風景。
街頭藝人 森山優理子
我原本在日本和海外從事音樂活動大約13年
因為和台灣人結婚的關係而搬來台灣
所以現在也在台灣繼續音樂相關的活動
街頭藝人 戶村峻
我今年29歲 在邁入30歲之前
想要挑戰在海外發展
而我選擇了我最喜歡的國家台灣
表演者需面對的制度與挑戰
對外籍表演者而言,台灣的街頭表演制度雖然開放但同時也具挑戰性,除了需要通過街頭藝人證照審核與場地申請外,語言隔閡、文化差異與觀眾期待也都是演出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壓力來源,這些挑戰也將成為他們在台灣「練功」的一部分。
街頭藝人 森山優理子
雖然語言的隔閡有一點挑戰
但我一直認為音樂本來就是
能夠跨越界線和障礙的東西
我是以「Music has no border(音樂無國界)」為主題在進行活動。
街頭藝人 戶村峻
最困難的其實是簽證和找房子
反而在表演或創作方面沒有太大的困難
因為台灣人都蠻願意給予關注和支持
所以做起來滿順利的。
表演即溝通 挑戰跨文化溝通
街頭藝人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反應、掌聲,往往會影響一場演出的氣氛與走向,這些即時互動,也成為創作靈感的來源,對來自異地的表演者而言,台灣街頭不只是工作場所,更是一個開放的實驗空間,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創作者能夠藉由藝術與陌生的城市產生連結。
街頭藝人 森山優理子
我有準備一些日本歌曲
是台灣人可能也聽過 比較熟悉的曲子
一開始其實只是因為喜歡唱歌
抱著「唱開心的就好」這樣的心態來表演的
但後來漸漸地 有觀眾會停下腳步
花很長的時間聽我唱歌
有時候甚至有人真的被感動到流下眼淚
對我說:真的很感動
那時候我才深刻覺得
原來就算是我自己的歌聲
也能帶給別人感動
那一瞬間真的讓我很感動。
街頭藝人 戶村峻
我會一邊嘗試 一邊修正
比如說某個表演方式反應不好
我就會改掉
或者某句想講的台詞講不出來
我就會記下來再練習
透過這樣不斷嘗試和調整
慢慢地改進內容
在日本我也做類似的表演
但內容會有一點不同
因為有時候在日本很受歡迎的東西
在這邊不一定有效
反過來也是一樣。
民眾 冼小姐
對我來說跳舞的(表演)比較會吸引我
因為我本來喜歡跳舞
所以我對跳舞的表演比較有興趣
我覺得首先街頭藝人的出現
可能是鼓勵別人
或是給別人機會去發展他們的夢想
民眾 謝小姐
街頭藝人的行為
已經是鼓勵到各種人去發展自己的興趣了
平時你走在街上會比較無聊
但如果有表演可以看的話
那就可能會有點加分作用
在街頭種夢 未來想像與規劃
街頭表演看似自由,但背後需要高度的自律與規劃,表演者不只是希望能吸引觀眾駐足,更期望未來能拓展表演形式與內容,他們從不把自己當過客,而是試圖透過表演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對他們來說,街頭不只是起點,也可能是夢想實現的延伸舞台。
街頭藝人 森山優理子
我希望未來能一邊旅行亞洲各地
一邊用歌聲與大家交流
如果能漸漸提升知名度的話
也希望有一天能到歐洲或美國邊唱歌邊旅行
這是我的目標
所以我會繼續努力。
街頭藝人 戶村峻
當然能持續多久
也取決於像是小費收入的狀況
以及我在日本的工作安排等等
如果能把這些平衡好
我會想繼續做下去
我想成為在台灣最有趣的日本人
華岡新聞 陳心苹 鈴木美生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