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牛磺酸竟助長白血病細胞生長
牛磺酸(taurine)是一種非必需胺基酸,廣泛存在於人體內,也可從肉類、魚類、蛋等食物中攝取,甚至是許多能量飲與保健品的成分之一。不過,一項最新發表於頂尖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指出,牛磺酸在白血病等骨髓性血癌中,可能扮演促進癌細胞生長的角色。

這項由美國羅徹斯特大學 Wilmot 癌症研究中心進行的研究,發現牛磺酸是影響白血病發展的關鍵物質。研究團隊透過小鼠模型與人體白血病細胞樣本實驗,利用基因技術阻止牛磺酸進入癌細胞,成功抑制了癌細胞的生長。
白血病細胞如何「偷喝」牛磺酸?
研究指出,白血病細胞本身無法自行製造牛磺酸,而是仰賴骨髓中的正常細胞分泌牛磺酸,再經由一種名為 SLC6A6 基因編碼的「牛磺酸轉運蛋白」,將其吸收進癌細胞。這個轉運機制就像癌細胞的「飲水機」,一旦被阻斷,就能有效中斷其能量來源。此外,牛磺酸進入白血病細胞後,會促進「糖解作用」(glycolysis),也就是分解葡萄糖以產生能量的過程,間接造成了癌細胞的快速繁殖。
對白血病患者意味著什麼?
這項研究揭露了牛磺酸可能促進多種白血病亞型的生長,包括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與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MDS)等。MDS 通常被視為白血病的前期狀態,研究團隊將進一步探討牛磺酸是否參與其中的惡化過程。
雖然牛磺酸在其他癌症研究中也曾被發現具有免疫促進潛力,例如對胃癌的可能正面作用,但此項研究強調「脈絡」的重要性。研究人員 提醒,對於白血病患者而言,應該謹慎看待高劑量牛磺酸補充劑的使用,因為其可能無意中刺激癌細胞生長。
研究人員指出,未來應深入了解白血病患者體內的牛磺酸含量,並優先發展能穩定且有效阻斷牛磺酸進入癌細胞的方法。這項發現也讓人重新審視了癌症治療的方向,不僅要關注基因突變,還要理解癌細胞如何操控體內的代謝路徑以求生存。
這項研究顯示,原本被視為安全甚至有益的營養成分,在特定疾病背景下,可能反而成為幫助癌細胞壯大的幫兇。對於白血病患者與臨床醫療人員來說,牛磺酸補充的利與弊,值得更謹慎的評估與監控。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