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共融咖啡館 照顧者的喘息站

2025/05/12 20:00
2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 范瑈芸、徐意/嘉義市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中華民國110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報告」,全台近85%的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居住於家宅及社區,其中大部分的生活照顧以家屬為主。漫長照顧路,讓照顧者常有說不出口的苦。嘉連家照顧咖啡館,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讓照顧者找回自己。

溫柔的咖啡香 擁抱精障照顧者

隨著咖啡機啟動,一杯充滿支持與理解的咖啡悄然誕生。這裡,是全台第一座精障照顧者咖啡館「嘉連家」。

嘉義市康復之友協會 嘉連家照顧咖啡館督導 伍巧婷:「就是我們協會在2015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立了,一直都是在做精障相關的服務。服務的個案數越來越多,我們發現家屬其實也很需要(被關注)。因為一個康復者(精障朋友)的復元,我們其實也需要家庭也一起復元。(民國)112年的時候開始決定我們要做家屬(照顧者)的服務,想要聽見更多他們的需求。」

照護工作艱辛 復元路上並肩行

嘉連家開設、創辦了許多課程講座與支持團體,讓照顧者知道,在陪伴復元的路上,他們並不孤單。

嘉義市康復之友協會 嘉連家照顧咖啡館督導 伍巧婷:「我們很定期的在舉辦教育課程,就是精神疾病的相關認知課程。除了這個認知課程之外,我們還會有復元團體或者是家屬交流的支持團體。」

精神疾病照顧者:「我覺得來這裡最大的感覺就是有被理解跟被支持。因為其實如果你家中沒有一個生病的家人,你是很難理解當發生那些情境你的心情會是如何。透過家屬(照顧者)的分享,會知道說其實還有很多路可以走。」

照護者背負壓力 面對重責難喘息

漫長的復元過程中,照顧者背後藏著許多難以被看見的壓力。

精神疾病照顧者:「能出來上課遇到的家屬,代表說他們可能家中(康復者的病情)是穩定的狀況。那些在家裡面的人(家屬)其實是(因家中情況)沒有辦法,他太困難了,還沒有找到方法或是有這個餘裕(的時間)可以來這邊上課。所以其實那些在家裡的人,是很辛苦的。」

精神疾病照顧者:「但是我調適情緒大部分是去找大自然,就是跟大自然相處,或是找朋友,稍微聊一聊,至少有一個喘息的空間。」

打造照護者避風港 串聯愛與關懷

這裡不只是一間咖啡館,更是心與心彼此連結的起點。

嘉義市康復之友協會 嘉連家照顧咖啡館督導 伍巧婷:「我們嘉連家的宗旨,就是一個連著一個家庭,互相扶持。會希望就是越來越多家屬,他們彼此有同儕關係,他們可以建立彼此的支持,治癒自己,然後他也可以再把他的力量分散給更多家屬。」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