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舊窗框重生木筆融合創新與永續

2025/05/01 08:00
2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 莊詠捷、莊珮妤/台中報導】

 

大甲有間利用舊窗框製作木筆及筆盒的店,老闆李恩凱和他的太太原本是在做舞台設計的工作,因緣際會下有人拿了原子筆套件讓他試做,而他也被試做出來的成品吸引,因此決定回到太太的家鄉大甲,開啟製作木筆的路。李恩凱當初回到大甲的時候,認為大甲因為是海線,會有許多的廢棄舊窗框,而那些廢棄舊窗框被丟棄在路邊很可惜,他試想那些廢棄舊窗框是不是能變成更有價值的東西,於是便開始和大甲的在地文創發展協會合作,回收發展協會收集的建築物改建拆下來的舊窗框,用來當作製作木筆的材料。

照片

一進店內就能看見的展示。 ( 攝影/ 莊詠捷 )

舊窗框回收以後,因為木材大多已經老舊,所以必須全部整修處理過,有時候木材裡面會藏有以前建築裝修時,為了固定木材留下的釘子,有時是木材表面看起來完好無缺,裡面卻被白蟻蛀掉,所以在裁切木頭時需要非常小心,避免割到手及傷到切割木頭的機器。李恩凱說,舊窗框回收回來後,他必須先整料確定木料是完整的,再進行裁切、鑽孔、黏銅管及上車床車字,最後才能組裝起來,而玻璃也必須小心拆解及清洗,經過前面多道繁瑣的製作過程,才能成就一支木筆的誕生。

 

照片

不同筆芯與其相應配件的木筆展示。 ( 攝影/ 莊珮妤 )

除了利用舊窗框製作木筆外,李恩凱也會使用建築物淘汰下來的木材當作材料,用來製作木筆。他分享最近一次最特別的木筆製作,是使用梧棲浩天宮建廟三百年的歷史,因無法繼續當作建材使用,整修拆除後便由文化局請設計師跟他配合,將這些特殊的木材製作成原木筆,李恩凱說:「不是一般做好放在供桌前面,就號稱是過過香火的,這個就是完完整整的都是廟裡面本身的一個木料。」而這些木材經過後續的裁切及製筆時所產生出來的木屑,李恩凱也會廢物再利用,將木屑跟石膏混合在一起,攪拌出來後做成元寶的形狀,開放在後續的活動中給民眾免費領取,當作擴香石使用。

李恩凱利用舊窗框及廢木料製作木筆,讓原本廢棄無用的東西有了新生命,他也期望未來能用舊窗框和廢木料,製作更多更具實用性的產品,不僅能實現創業時的初心,同時也落實了環保永續的理念。

照片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2:00
▶︎ 03:49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