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雲林胡蘿蔔抵禦病蟲害 堅守有機農業永續

2025/05/09 19:00
5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標一:豐景難掩蟲災 農人辛聲有淚

Stand

記者目前位於雲林東勢,台灣最大的有機胡蘿蔔產地,但近年來由於極端氣候的影響,病蟲危害加劇,農民們又應該如何因應新的挑戰呢

OS

為了穩定有機耕作品質,農政單位攜手與農民合作防治,透過病蟲監測、預警系統與田間管理結合友善農法,協助農民減少損失,守住整體產地的根基。

標二:氣候異常頻仍 病蟲齊襲田園

BITE

雲林縣農業處動植物防疫所技正 陳建棠

「像白絹病、白粉病、真菌類的疾病,它是一年當中比較高濕的情況下會比較容易發生,那也比較容易會影響到,整體作物的收成。」

OS:氣候變化無常,引發連鎖效應,胡蘿蔔產區農民苦不堪言。除了與病蟲害抗衡外,還得面對收成不穩與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為此農民選擇調整種植時機,以降低風險。

標三:調整時機避災害 撐起有機好品質

BITE

保證責任雲林縣古坑有機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 張海欽

「種植的時間點也很重要,所以我們會避開很多,包括天然災害、包括蟲害包括與草害」

OS
台灣種植的黃金時段在11月與到12月份,氣候相對穩定,也避開了病蟲害活躍期,減少了蟲害發生,除提升產量外,也穩定了作物品質

BITE

保證責任雲林縣古坑有機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 張海欽

「我們會選擇那個時間點,這很重要,所以產量都會很正常,每年都大部分很正常值,不會在正常值以下。」

OS

面對氣候考驗,有機胡蘿蔔步步為營,難以鬆懈。農民與政府如何齊心應對,不只攸關一季收成,更關係到有機農業的永續信念與未來。

記者林柏維、羅沁然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