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鄭麗瓊 6-水保處理維護 環境特色
大家好 我是阿Ben
為了配合 台灣省及台北市
水土保持技師公會三十週年慶
我陸續整理了第六則的
有關我們創會的 鄭麗瓊理事長
當初如何 跟大家分享
她藉由環境的一個改造
譬如說 我們去搶災救災
然後藉由這個改造環境的過程之中
為環境創造了 許多的特色
希望能以後 也能帶動類似的
所謂的水保旅遊
這樣一個 工作的加值的效益
藉由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
可以減免災害 保育水土資源
不僅能 改善環境 還能成為 環境特色
所以 理事長 您覺得 我們現在的技師
這些 我們這些 後進的技師
大家除了 水土保持專業以外
您覺得 還要加強什麼樣的專業呢
就像我們 我最近 在跟黃宏斌教授
做幾個丁壩 我們很多丁壩 都不能成功
我跟黃宏斌教授 做的兩個丁壩 都很成功
因為烏石坑 你大概不了解
台中的烏石坑 那都是 泥岩
竟然 我們可以保護他
烏石坑 他的... 他就是泥岩嗎
所以泥岩 很容易崩塌
所以我們 後來 把他做了 丁壩
讓水 往中間流
然後 可是你不用斜的... 30度
30度角度 順流 調洪的方式
所以 這是我們 應該要...
對不起 大概就是 你們在做手冊的時候
我正好 開刀 所以 沒有人找我
我也正好一直都在休息
現在 也在休息期
然後呢 要讓這個工程設施
成為 這個地方的 熱點
就像剛剛 講到 麗緻滯洪沉砂池
變成 現在的衝浪
只要 他的高度夠的話
有什麼關係 麗緻的那個
就是 因為他 外面只有兩條路
一條是 兩年(重現期距)的排水溝
另外一個是疏濬 他農田水利會的
你不可以 放進去
所以呢 就只能那麼大的 滯洪沉砂池
做完了 就變 衝浪
也就是 你必須要想一個辦法
讓那個東西 能夠 看了
那以後有機會 我用 我出國 所看到的案例
讓你們 去思考一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