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調查與揭露:死地中的一線希望》刊物發表記者會新聞稿

隱身於大眾視野之外的「後場」,往往是動物最絕望的所在——陰暗、潮濕、狹小、單調,甚至連最基本的採光、自由活動都無法獲得保障。傷病動物更可能被棄置其中,任其自生自滅。這些不被遊客看見的角落,唯有透過動保團體長期調查或吹哨者通報,社會大眾才有機會看見真相,為動物爭取改善的可能。
自2022年起,動保團體從揭露六福村十年間八隻長頸鹿接連死亡以及商業利用獅子、老虎供遊客餵食,並成功促使林業署駁回其引進更多長頸鹿的申請和函釋《野保法》保育類動物不得進行表演及與人互動等。隔年,動團進一步揭露禽鳥表演後場的惡劣環境,促使地方政府在評鑑中列入重點檢視。雖促成後續改善,每一次揭弊行動卻都伴隨著來自六福村的訴訟追殺,包括「加重誹謗」、「侵入住宅」、「妨害秘密」等罪名。
前兩案雖已獲地檢署不起訴處分,惟近日台北高等法院卻未肯認揭弊行動的公益性,竟以「妨害秘密罪」判決鳥語獸躍召集人林婷憶在調查禽鳥表演後場一案中敗訴,此一判決恐對未來公益調查造成更大限制。對此,三十四個民間團體連署聲援,其中包括曾遭六福村提告但獲不起訴處分的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關懷生命協會及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等動團代表皆親自到場,強調公益調查的必要性,並共同呼籲農業部應正視資訊公開與後場監督機制的強化。

揭虐待須仰賴公益調查 律師:限太嚴恐讓《動保法》失效
長期義務協助動保團體處理六福村多起訴訟案件的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所長李荃和律師表示:「妨害秘密罪有一個很重要的要件是『無故』。這是需要視個案的動機、情境、狀況與目的等綜合判斷,在與動物揭弊的相關案件中,更是需要與調查手段的立即性、有效性及必要性作適當的權衡。但我國無論是法制規範或司法實務,似乎對動物身處的環境與遭受的待遇疏於理解,以至於權衡的結果常常是失衡的,引發後續一連串對動物保護監督的負面影響,這是我們認為很值得關注的部分。」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理事長林宗穎律師表示:「本案秘密調查揭弊動物受虐,為公益性質,不應構成妨害秘密罪。動物無法自我發聲、行為人傾向掩蓋實情,公益調查往往是揭露真相的唯一手段。動保團體進入動物展演場所調查,為了確認動物是否依據《動物保護法》獲得妥善對待,並非為了刺探營利事業的營業機密。即便以法院要求的「合理關聯」標準,林小姐針對同一園區內的其他展演動物進行合理懷疑與實地查證,仍屬具正當理由的行為,況且六福村曾有長頸鹿照護爭議前例。本案二審判決肯認動物保護具公益性,也未完全否定秘密調查的必要性,但對「無故」或「法律上正當理由」的認定過於嚴苛,恐讓未來公益揭弊行動者處處受限,動物保護法的立法宗旨亦將淪為空談。」

揭弊改善動物處境卻遭報復性訴訟 33團體聲援公益調查
儘管六福村為政府核發許可的合法動物展演場所,動保團體仍於2023年評鑑前召開記者會,揭露禽鳥表演後場存在嚴重動物福利問題。隨後,新竹縣動物防疫所在評鑑報告中指出,該設施後場存在光照不足、環境單調、空間狹小與缺乏豐富化等問題。所長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紅鶴等水禽類動物的後場未設水池、飼養密度過高,且病鳥未予隔離等。
根據目前掌握的資訊,六福村已在最近一次評鑑後,將部分大型鳥類與鳥籠移出後場,並改善採光配置,顯示外部監督確實能帶來改變。
鳥語獸躍召集人林婷憶表示:「展演許可的審查程序普遍忽視後場動物的福利。我曾多次在評鑑或調查時目睹動物展演場所後場無法滿足動物基本習性,亦曾揭露垂死、身上化膿傷口嚴重的動物被關在後場,直到動團通報後才獲得救援。儘管對判決結果感到失望,我仍會持續為動物發聲,不讓這些被遺忘的角落淪為動物墳場。」

近年來,六福村對多位動保人士提起的訴訟,呈現出明顯的策略性訴訟(Strategic Lawsuits Against Public Participation, SLAPP)特徵。此類訴訟的目的並非追求司法上的勝訴,而是透過濫用訴訟手段,刻意耗費被告的時間與資源,進而對公民社會形成壓力。
曾多次遭六福村提告但獲不起訴的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表示:「六福村提出的諸多訴訟是典型的策略性訴訟,不在於司法勝訴,而是浪費司法資源,藉濫訴來使公民團體與動保人士害怕,藉以產生寒蟬效應,阻止公民社會的監督。」

動督盟理事長王唯治表示:「六福村屢提訴訟,即使檢方不起訴,仍執意上訴,甚至自訴,這類惡意追殺只會加重動團壓力。而地方政府的失職,更是促使民間不得不介入調查與揭露的根本原因。」

李荃和律師與動團聯合發布調查刊物 籲修法加強展演場所監督
動物展演場所對後場管理的忽視並非個案。由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與動保團體共同出版的《動保調查與揭露:死地中的一線希望》刊物,收錄台灣在執法與蒐證上的挑戰,點出蒐集證據始終是動保工作的最大難題。在強調證據導向的行政與司法體系中,如何有效取得影像證據、平衡公益揭弊與隱私保障,成為關鍵課題。書中也借鏡美國「Ag-Gag」法被判違憲的案例與調查促成各國反皮草、反馬戲團運動,並強調資訊公開與社會監督對政策推進的重要性。
曾遭六福村提告加重誹謗罪但獲不起訴的關懷生命協會副執行長周瑾珊指出:「地方主管機關在行政與執法上的量能不足,加上資訊不透明、監督機制薄弱,都是導致動物展演管理失當的重要原因。唯有強化透明度與外部監督,才能推動政策改革。」

目前,動物展演場所的許可審查過程欠缺透明機制——從審查委員名單、會議紀錄,到改善要求與實際執行情形,均未對外公開,導致任何單位、人員皆毋需為動物長期處於惡劣環境中負責。動保團體呼籲農業部儘速修法,(一)強化後場管理規範,並(二)推動資訊透明化,讓外界得以監督,真正保障展演動物的身心健康、基本需求以及民眾的知情權。
誠摯感謝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所長李荃和律師以及全體同仁義務協助動保團體走過這段漫長的訴訟歷程。不僅提供專業的法律協助,更在精神上給予我們極大支持。對於動物保護工作的肯定,讓我們備受鼓舞,未來也將不懼阻力,持續為動物發聲。
35個民間團體連署聲援名單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關懷生命協會、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台灣愛鼠協會、台灣愛兔協會、台灣鳥類救援協會、台灣天竺鼠救援協會、世界愛犬聯盟、台灣友善動物協會、好好愛牠協會、PETA亞洲善待動物組織、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台灣愛狗人協會、台灣樹人協會、花蓮縣動物權益促進會、台灣浪愛不流浪關懷動物協會、台灣動物共生聯盟、中華動物福祉國際交流協會、台灣牛關懷協會、台灣動物方舟協會、台灣流浪貓關懷協會、臺灣刺蝟照護推廣協會、南投縣關懷動物協會、台大動物權利發展社、東吳搖尾巴社、政大Green24永續社、師大動物陣線、動保龍捲風、毛毛的動保生活、動物顛覆、正向思維藝術、臺中市蔬食臺灣促進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