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從紙菸價格需求彈性看漲菸稅之外溢效果

2025/03/14 08:30
9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近期,菸捐調整成為利益團體的口號,其認為調漲菸捐可以促使售價提高,減少消費使用,這是從簡單供需法則「價格提高,導致需求下降」所推論而來。關於菸品漲價對需求的影響,筆者認為政府應在研擬菸捐制度前,需先研究紙菸的需求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確認漲價與需求之間相關性。根據研究,台灣人對紙菸需求缺乏彈性,驟然漲稅,恐怕成效不彰,卻會直接傷害到低收入的民眾。

需求價格彈性為何?

什麼是「需求彈性」? 在經濟學中,這個名詞是指市場對商品的需求量,因為價格變動而改變的敏感程度。一般來說,民生必需品及難替代的需求彈性小(例如衛生紙),但奢侈品及易取代的需求彈性大(如可口可樂)。 

需求彈性大的產品,產品漲價時需求減少比例高於漲價比例,消費者會大幅減少需求量,所以這類產品一旦漲價,需求量就會大減。反之,對於需求彈性小的產品,由於需求減少量不大,廠商則可以透過漲價,使獲利極大化。

菸品缺乏需求價格彈性

零售產品中菸品屬於需求彈性較小的產品。根據《隱性商品需求價格彈性與廠商利潤關係之實證研究- 以美國紙菸市場為例》一文,美國紙菸價格需求彈性為-0.4,作者認為紙菸屬於缺乏彈性,因此紙菸商可以藉由提高售價賺取超額利潤。

至於台灣的紙菸價格彈性,根據《台灣紙菸市場需求與管理政策之探討》,1971年到2009年間,進口菸需求彈性為 -0.47接近美國的數值,屬於缺乏彈性的商品。國產菸為-0.88,屬於彈性稍高的商品,這可能與消費者收入有關。

在當時時空背景,購買進口菸的消費者屬於擁有較高收入的人,需求量不太會因為價格調漲而改變,反之,較低收入的吸菸者,較容易因為價格稍有變化就減少吸菸量,甚至使用更低價的菸品。換言之,漲菸捐會懲罰到收入較低的吸菸者,變相加重其負擔。

貿然漲稅恐傷民眾情感,宜緩步進行

最明顯的例子即是2017年菸稅調漲20元,這項政策讓菸品售價大幅上漲,因為加重民眾負擔,連累到執政黨支持率跟2018年地方選舉結果,使得本土業者須壓低利潤供給低價菸,營運獲利至今身受其害。有鑑於此,政府調漲菸捐的政策,宜緩步進行,除取得民眾共識之外,也應研議民眾的負擔能力,在合理機制之下,漸進式調整制度。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