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政府的姑息 讓加熱菸的錯誤資訊滿天飛

2025/02/18 12:50
780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2023年的三月,政府開始施行修正後的菸害防制法,其中將加熱菸納為合法菸品,這個決定讓菸民們大為振奮。因為加熱菸”加熱不燃燒”的特性,不會造成二手煙、三手煙的問題,也大幅降低了使用者接觸到有害化學物質的危害,對很多長期吸菸的人來說,是一個對家人或對自己都更好的選擇。沒想到之後的風險評估一再卡關,國健署技術性拖延審查至今已兩年,台灣加熱菸何時上市仍是遙遙無期,讓民間充滿失望之聲。
加熱菸並不是一個新的產品,距離第一次在日本上市已10年,這些年來除了日本政府進行過多項相關研究以外,包括比利時、德國、美國和韓國等多國政府的研究機構都有相關調查,我國陽明交通大學也在2022年的報告中首次對加熱菸與傳統紙菸煙霧成分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發現與世界各國已發表的研究結果相似,都認為加熱菸產出的有害物質較紙菸大幅降低。但儘管這麼多國內外研究報告的結論都是一致,在台灣卻因為許多反菸團體不明就裡,不斷散播錯誤訊息,讓希望能夠擺脫二手煙束縛的民眾相當困擾。
在台灣因為國健署刻意延宕,紙菸還是獨霸市場,觀念上還停留在石器時代。但目前全球包括美國、加拿大、歐盟、日本、韓國等近90國家已經開放加熱菸的合法上市。根據統計,全世界加熱菸使用者超過3千萬,代表有3千萬菸民不再是二手煙的製造者,對降低大眾接觸到二手煙的機率有大幅的幫助。這些人透過網路將”加熱不燃燒”的好處分享給朋友,讓更多正確的資訊得以傳遞。有資深菸民就曾在網路上分享自身經驗,認為因為加熱菸的產品沒有燃燒後的煙霧,不只是可以杜絕二手煙,也連帶地杜絕了讓家人困擾的三手煙問題,在網路上引起不小的回響;但這些個人的分享面對特定團體大量散播的錯誤資訊,始終寥若晨星,造成社會大眾大多對加熱菸抱有錯誤認識。
在政治行政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循證政策制訂”(evidence-based policymaking),意思是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政府應該依據科學證據和數據來做出決策,而不是著重於選舉操作或政治利益,這樣才能建構一個有效率的政府。加熱菸產品的相關科學研究從各國政府到民間研究機構不計其數;我國政府應該多選擇參考這些有實際數據以及公信力的報告,盡快提供一個可以大幅降低危害的產品給廣大的菸民;而不是跟隨特定團體操弄意識形態,協助散播錯誤的資訊,這樣只會給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