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尞天穿 感恩女媧娘
客家尞天穿 感恩女媧娘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農曆正月二十日是天穿日,龍潭大中正社區發展協會2月15日早上,在龍元宮廟埕辦理「客庄節慶尞天穿體驗活動」。首先由導覽黃老師從龍元宮建廟的歷史過程說起,隨後帶著學員走讀老街區,介紹上街、下街、菱潭街的故事等,走西龍路、南龍路,介紹龍潭大池的開發過程,認識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走橫街(東龍路)回龍元宮。大多數民眾在龍元宮體驗搓五色湯圓,想像女媧練五色石補天的情境。10點半大家一起觀賞精彩的演出:依序出場的是大中正太鼓隊的「太鼓迎嘉賓」,快樂歌唱團的「掌牛郎、大陸關風情」,聽見客家情的「梳妝等待、三腳採茶、半湖沙」,哈客串劇坊的歌舞劇「女媧補天」,華樣舞蹈團的「愛情的毒、月光下的鳳尾竹」,最後發給前100名報到者,每人1斤五色湯圓,讓參與民眾收穫滿滿,非常的歡喜。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傳統客家庄有「尞天穿、補天穿、拜天穿、男不耕、女不織、煎甜粄」紀念女媧娘娘補天的上古傳說神話故事。因為在那個顓頊帝跟共工氏爭為帝的時候,祂們頭上的角把天穿破了,把地(踩)陷下去,所以天上的落石如雨,地上的噴泉而出,所以女媧在這個時候非常勇敢,祂練石來補天,使得大地(修復),救了人類的性命。天穿日這一天,農家休耕,大地休養生息,所以那一天男不耕耘女不織,男生不要去拿鋤頭來耕田,為什麼,因為挖下去,糟糕了,又破洞了,這象徵意義。客家人天穿日放假是懷著悲天憫人的大胸懷,感恩謝恩回報的心,值得現代人深思。
感謝劉中金老師全程拍攝
公民記者黃瑞朋龍潭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