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崩潰!醫療危機加劇——政府與醫院須立即改革,挽救護理人力!
台灣護理人員的離職潮正持續惡化,暴露出醫療體系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根據最新統計,2023年12月有381名護理人員離職,2024年初再有324人離開,即便在年終獎金發放期間,仍有大量人員選擇離職,顯示現行制度已無法挽留護理人才。
護理人力流失的主因
護理人員的離職潮源自薪資過低、工時過長、職場環境惡劣等結構性問題,包括:
- 護病比過高:人力不足導致每位護理師負擔過重,病人安全與護理品質皆受影響。
- 超時工作與過勞:加班文化氾濫,護理人員長期身心俱疲。
- 薪資與待遇不合理:夜班津貼雖調升,但薪資結構未改善,加班費、績效獎金被削減。
- 職場霸凌與權益受損:人力短缺導致請假困難,甚至生病仍須工作。
- 跨科支援壓力:被迫支援非專業科別,增加執業風險與負擔。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的訴求
護理人員是醫療體系的支柱,若不立即改革,醫療量能將持續崩潰,影響全民健康。本會要求政府與醫院立即採取以下行動:
- 立法規範護病比,確保合理分配護理人力,提高病人安全。
- 嚴格執行勞基法與職安法,終結超時過勞與違法工時。
- 提高健保護理給付,停止醫院點值折扣,讓護理薪資符合國際標準。
- 改善職場環境,杜絕職場霸凌,保障護理人員應有休假權益。
- 提升民眾尊重,避免對護理人員的不當言行,共同維護醫療環境。
改革不能再等!
護理人員的離職潮已是警鐘,政府與醫院必須立即採取行動,避免醫療崩潰。唯有真正落實制度改革,才能留住護理人才,守護國人健康與醫療品質。本會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推動護理勞動條件改善,為台灣醫療的未來奮戰!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