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時代的容顏-公民記者攝影家的影像紀錄

2025/02/08 18:35
459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1
檢舉

黃耿國,是攝影家也是公民記者,在它20歲左右的1979-1983年間,他用相機記錄了舊的善化牛墟景況,他拍到了當時善化牛墟牛隻交易的情形,也拍到鑑定牛隻公正第三人考牛師的工作日常,也拍到外的某村莊全村男人到牛墟找尋前一晚失竊的五頭牛,也記錄了牛隻被尋獲帶回警局做筆錄的畫面.這些除了出自對攝影的愛好之外,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耿國是在地也長期蹲點的結果,也因為跟牛墟裡的民眾有著良好的關係,因此得以拍到人與人、人與牛之間的情感流動。也難怪策展人張聰賢老師稱這批影像是屬於大眾的歷史文獻,而非只是耿國自己的作品而已。


也因為本著在地與長期蹲點的精神,加上關懷地方的胸懷,耿國在2008加入PeoPo公民新聞成為公民記者之後,戮力報導地方的大小事,有農民在氣候變遷下的農作情形、在地的眷村改建,以及陸橋如何阻斷長輩慣常通行之路所帶來的不便。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2009年的88風災給善化地區及曾文溪沿岸帶來重大災害,耿國不顧自家水淹90公分的慘況,進到災區記錄民眾受災以及後來的復建過程,有初期的密集報導、四五個月之後政府的作為對百姓的幫助以及缺失不足之處,一年後的持續追蹤,甚至是二三年後的紀錄等等。把公民新聞的精神以及影像紀錄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堪為我輩公民記者之典範。


誠如耿國所說,影像的意義並不只存在記錄的當下,它的價值會在跟觀者的互動中不斷產生新的意義,因此不應拘泥於形式,拿起相機真誠記錄下你的看到,未來這一切都會是有意義的。
 


你可能也會喜歡

南港新莊仔埤塘

Tai Alice
3,275 0 0

愛在大學里

明華
4,532 0 27

台東樹皮布製作體驗

阿喜
6,434 0 58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