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國民健康署應學習美國FDA,依據科學風險數據才能保障國民健康

2025/01/25 23:14
9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根據一月十七日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報導,「美國衛生官員批准美國最受歡迎的尼古丁袋產品Zyn繼續在市場上銷售,稱其作為一種更安全的香煙替代品對成年吸煙者的好處超過了對年輕人的潛在風險。」美國FDA並沒有支持抽菸,但申請上市的菸品只要科學數據顯示健康風險比現行紙菸來的低,美國FDA就會核准其上市。

相較於美國FDA著重科學數據的審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對於加熱菸的審查就流於道德式的審查,更似將自己定位為國民紙菸署,只要侵害紙菸市場的菸品都該禁絕,其實這樣的定位遠偏離國健署的真正任務,也無法有效促進國人健康。國健署的業務涵蓋廣泛,肩負著國民健康促進的多項任務,包含癌症防治、慢性疾病防治、生育健康、婦女健康、社區健康營造、國民健康監測調查等諸多方面,必須兼顧各方面才能確保國民的全方位健康。

就以國健署最關心的菸害防制來說,《菸害防制法》早已明文禁止未成年人抽菸,任何零售通路或是電商平台銷售電子菸就是違法,更遑論賣給未成年人,然而,國健署執法取締不力,導致大量廉價的劣質電子煙透過網路渠道銷售到未成年手中,對未成年人帶來極大的健康風險,國健署卻意圖將責任歸咎於菸品有各種不同風味,容易吸引未成年人,甚至預告禁止菸品添加物,想讓社會忘卻國健署取締不力的責任。

《菸害防制法》最近一次的修法有兩大變革,一是加熱菸取得合法地位,另一則是全面禁止電子煙,只是加熱菸上市之前必須通過國健署所謂的健康風險評估,跟非法電子煙完全不同。根據國健署網站資料,已有十幾件加熱菸依法申請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但是一年多的時間過去,國健署卻一件也沒也完成審查准駁,國健署用行政審查去卡已經取得法律合法地位的加熱菸,適法性也有問題,難怪國健署會被國人質疑藉由加熱菸的延宕,去保護紙菸的利益。

行政審查的延宕,使合法的加熱菸遲遲無法在台灣上市,反而助長了非法走私加熱菸的猖獗,進一步加劇了政府菸稅與健康福利捐的損失。根據財政部資料,112年菸類稅收為438億元,其中62.9%撥入長照基金,收不到稅,也代表更多老人家無法受到長照基金的庇護。對於政府來說,允許合法菸品透過合法零售途徑進入消費市場,不僅能有效減少非法流通帶來的風險,更能確保國人使用的菸品符合相關標準,避免劣質菸品傷害國人的健康。「國民健康署」的宗旨是促進國民健康,而非檯面上禁菸,檯面下鼓勵紙菸,用二手煙傷害國人健康。我們期待國健署學習美國FDA,以理性科學的方式推動國民政策,落實其應有的角色與職責,真正實現全民健康的願景。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