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馬路也需要醫生?標線設計原來那麼重要

2023/11/26 18:00
4,78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標一:​穿梭大街小巷 不只是紙上談兵 

NS:捷運與馬路聲音 

OS:輕軌駛過剛建造好的軌道,中午十一點,高雄市區高溫飆破30度,日正當中,路邊對著馬路比畫的身影格外醒目。 

莊哲維BITE:對機車騎士來講,即便他要騎慢車道,他至少還是有空間 

 

OS: 和地方民代討論著道路動線,他是莊哲維,現職於高雄市政府的他,有一項特別的工作。 

莊哲維BITE:你路是彎的話,車子自然就不好開啊 

 

​​標二:​治標不治本 混亂路況需規劃設計 

OS:精通標線設計的莊哲維,熱情的介紹高雄市道路規劃完整的社區,原本筆直的大道,設計成彎曲的車道,可以達到減速的效果。 

莊哲維BITE:人要瘦身但是道路也要瘦身,因為我們都把道路空間給了汽車,透過標線的改造,因為標線它就其實是一個空間的重新分配,它也是一個短期可以明確,看到(的)一個成效。 

 

​​標三:​道路魔術師 人車不再左閃右避 

OS:而同樣對標線設計充滿熱情的劉冠頡,這天特地北上參加交通部的會議。 因為在國外遊學感受到交通規劃完善帶來的安全及便利,劉冠頡便投身研究道路標線設計,甚至創立粉絲專頁解說台灣標線設計的缺陷。 

劉冠頡BITE:分享在社群網站的時候,其實(沒有)沒有什麼人關注,然後我想說,好吧既然(沒人)沒人要看,那我就(放)放在粉專上,也是當作一個備份,然後也可以把這個東西推得更廣。 

 

OS:一位是懷抱對標線設計的熱情,不畏高溫穿梭大街小巷,一位是努力經營粉絲專頁,讓更多人關注現行道路的不足。 兩個年輕人秉持讓人車更安全的信念,成為守護交通的馬路醫生。 

 
記者寒煜婕、蔡依軒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