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推動友善職場新日常:勞動權益・托育支持・性別平等
週五上午,八卦山大佛對面的卦山村三樓教室裡座無虛席。透過窗外,依稀可見大佛莊嚴的身影,而室內則聚集了來自各地的企業負責人、員工與公司派來的代表。有人低頭翻著講義,有人和同事小聲討論,氣氛既專注又期待——這裡正舉行由彰化縣辦理的「勞動權益及法令遵循宣導會」。課程從上午九點一路進行到下午五點,涵蓋勞動契約、托育設施規劃、性別友善職場等多個面向。

從「誰是勞工?」談起
第一堂課由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林佳和老師主講,他開場就拋出問題:「當代勞動法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接著又問:「什麼是勞工?你心中的勞工定義,和法律上的定義一樣嗎?」
他舉例,站在路旁舉著廣告牌的一天計酬人員算不算勞工?外送員又算不算?現場不少人皺起眉頭、低聲討論。林老師解釋,勞工的法律認定不只是「拿薪水的人」,還涉及是否具備從屬性、是否受雇主指揮監督等要件。
在這樣的互動下,大家帶著好奇進入「勞動契約實務案例解析」主題。林老師特別針對非典型勞動型態(如外包、派遣、兼職等)的權益保障,以及勞動契約認定爭議進行深入剖析,提醒雇主與勞工在簽約前務必清楚權利義務,避免日後爭議。

職場父母的後盾
午後課程由清華大學幼教系副教授、同時也是社團法人新竹市教保人員協會理事長的講師主講,分享企業設立幼兒園與托育設施可申請的補助資源,以及這些措施對員工與企業的好處,例如協助員工安心育兒、降低離職率、提升工作滿意度。講師並以優質托嬰中心為例,介紹從空間設計、安全規劃到教保服務內容的完整規劃,讓與會者對「職場友善托育」有更清晰的想像。

打造性別友善的幸福職場
最後一堂課由性別教育專業講師曾渼津主講「打造性別友善的幸福職場」,內容涵蓋性別工作平等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家庭暴力防治法、性別平等教育法及跟蹤騷擾防制法等相關法規。她分享了推動性別友善過程中的挑戰與辛苦,並強調職場性騷擾防治不只是法律義務,更關乎每個人的安全與尊嚴。曾講師呼籲,只要大家共同提升性別意識,就能讓生活與工作環境更安全、友善與包容。

從勞動契約的清楚界定,到托育支持的落實,再到性別友善的推廣,這場宣導會不僅傳遞法律與制度,更讓人看見企業與員工攜手打造幸福職場的可能與決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