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學實驗教育機構參訪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揭幕:尋探立陶宛攝影中的認同》

文字-A A +A

近期,臺北市學學實驗教育機構來到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這棟古色古香的建築,隱身在台北車站層層的高樓中,矮小的房樓,古典的外觀,顯得別具特色,吸引學生在門外駐足觀望。

一進門導覽員就說,這棟特別的建築是「大阪商船株式會社」的前身,從日治時期就屹立在此,也是台北市市定古蹟。這樣的空間,更使我們今日的觀展主題《從影像中尋探認同》,增添一分歷史文化的濃厚色彩。

我們很幸運邀請到導覽員親自解說《揭幕:尋探立陶宛攝影中的認同》此展,有聲有色的說明引領學生的眼睛,看向牆面那些富有異國風情的攝影作品,我們得以一窺當時人民的生活、政治、思想以及攝影藝術的流變,去探索「認同是如何形成的?」,而「藝術/攝影作品對於認同的貢獻為何?」。
本展覽分成三個部分《認同即現實》、《認同即物件》與《認同即概念》。這個架構依循著時間的脈絡,揭示立陶宛的攝影創作從紀實逐漸走向抽象,從直接而寫實走向多元而富有層次。

我們首先看到《認同即現實》的作品中,一張張黑白的照片直接而赤裸:凌亂骯髒的居住空間、農村市鎮的日常與虔誠宗教生活,既真實又強烈的風格,對比之下,也讓學生開始思考現代攝影的修圖技術,攝影於社群媒體的虛偽表象之應用等議題。如高二的Emily就有這樣的感想:
「在現代或網路上的人像作品中,人常是完美無瑕的,痘痘、皺紋這些瑕疵通通都會被修圖修掉,但是此展中很真實的攝影作品,反而能讓觀者容易對作品中的人物產生共鳴,雖然不完美、呈現的生活並非理想,但有著獨特的個性,有感受到每張照片的自然與樸實感,我覺得這種相片反倒比那些完美無瑕的照片還值得欣賞」

在《認同即物件》的部分,我們看到作品拍攝對象由「人物」轉為「物品」,透過衣著、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居家用品......等,象徵當時人民的生活與嚮往。學生也開始思考物件與認同之間的關係,當人們共同擁有與使用一種物件,是否在對物件的感情上,在生活的共感上,也是擁有了同樣的認同?

高二的Natalie在心得中寫著:「光,影,水,清潔用的海綿。那最真實一面的揭露,解剖了隱私。個人化的物件離觀者很近,卻同時可以很遠,決定這段距離的,同時也為觀者。認同即物件,賦予意義的不再是創作者。」學生的感想也點出了認同這件事是雙向互動的,是攝者與觀者之間的連結。

最後一段的作品揭示了立陶宛攝影藝術的解放,在政治風氣逐漸開放之後,我們看見更多抽象、跳脫框架、多元化的作品,這類型作品讓學生有更多聯想空間,例如用山丘象徵懷孕的作品,用獨角獸象徵希望的作品。

學生也思考著,「認同的概念並非只能透過紀實影像或具體物件來表達」,一些抽象式的、挑戰式的、解構式的攝影作品,更增添認同的複雜性,也不僅聯想,攝影與認同的關係為何?是認同建構了攝影,還是攝影貢獻了認同?

在這次的展覽中,我們經歷一趟歷史巡禮,從立陶宛攝影作品的媒介,見識到攝影與認同之間的交織關係。

我們也了解到藝術是如何以寫實或抽象的方式呈現政治背景與人民生活,而政治的改革、人民的觀念與解放又是如何影響到攝影藝術的流變,最終扣回認同和集體意識的營造和形成,確實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觀展體驗。

關於【臺北市學學實驗教育教育機構】
台灣第一所針對 10-12 年級高中生,結合藝術設計、影視音樂、人文思辨、表演傳播、美感教育等多元跨域、適性學習的「學學實驗教育機構」,曾榮獲「親子天下創新100」和「遠見天下文化基金會 未來教育」雙項肯定台灣最創新的學校之一。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1.04.23

學學實驗教育機構

加入時間: 2021.04.23
52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學學實驗教育機構參訪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揭幕:尋探立陶宛攝影中的認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102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102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