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日本更長壽的小花理論

(圖片來源:自由評論網)
日本於2018 年 修訂《健康促進法》,嚴格規範公共場所和工作場域等室內禁菸,根據2020年厚生勞動省調查,商業機構(包括公司、營業場所)室內外完全禁菸比例達到30%,比起2018年增加16.3%。根據同一調查的結果,回答工作場所沒有二手煙的受訪者比例為78.3%,比上次的70.1%高出8.2個百分點,可見《健康促進法》的修訂對日本社會環境帶來巨大的影響。
因應法律修訂,日本企業過去固有的吸菸文化也開始轉型,軟體銀行(SoftBank)自2019年起逐步增加工作禁菸日,預期目標為上班時間全面禁菸;日本永旺集團(AEON)自2021年要求員工上班時間不得吸菸,為了不要影響他人,甚至要求抵達或休息返回工作場所前45分鐘也必需禁菸。
過去日本幾乎人手一菸,大約在1970年代,日本全國成人男性超過8成以上有抽菸習慣。但根據厚生勞動省最近幾年的「菸草情報統計」,目前有抽菸習慣的人口僅剩不到兩成,代表政府可以透過修訂法律人們更健康。
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小花理論」,內容是說一個邋遢的年輕人,住在一個凌亂的房子,某天有人送給他一朵小花,放在桌上欣賞時,發現書桌太髒了,於是開始著手整理,接下來發現房間與整齊美麗的書桌不搭配,於是也將房間整理乾淨,最後發現自己披頭散髮鬍鬚太長,於是也將自己重新梳洗乾淨,最後因為這朵小花,整個人與環境都煥然一新。
因為推動《健康促進法》,企業、觀光景點主動響應禁菸政策,降低吸菸率及二手煙暴露風險,吸菸人口減少,連帶也使受到二手煙影響的人口減少,最後讓國民整體健康提升,這就是小花理論所提倡的精神。
反觀台灣《菸害防制法》已逾14年未修,無法有效降低吸菸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擬推動室內全面禁菸、提高吸菸年齡、禁止加味菸,能有助於降低被動吸菸率及國人吸菸率,倘若持續延宕,受害的除了國民健康,還會在國際間賠上良好公共衛生形象。
有鑒於此,政府如果能促成公務機關帶頭示範禁菸,甚至透過法令修訂提供國民更健康的環境,如此除了能讓更多民眾戒除菸癮,未來吸菸率降低後相信也會減少健保支出,既然日本與其他先進國家能作到,相信我們也能做的更好。
參考資料:
https://news.goo.ne.jp/article/doctortrust/nation/doctortrust-202109211…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