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的回憶-從校內做起的綠色行動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吳岱凌/台北報導)臺灣近年針對一次性餐具的限制政策漸漸融入平常的生活中,當然,在校園裡也能看見政策的實際執行正影響著學生們的生活習慣。

這一次,我們由高中生組成的團隊,從身處的景美女中著手,採訪高中學生的想法與調查合作社的環保方案,一探減塑政策的各種可能性。

每逢用餐時間或是下課,合作社內的學生絡繹不絕,社內陳列的熟食、冷飲還有各樣零食,吸引青少女們的眼光。合作社的存在帶來飽餐一頓的方便,卻也為校內的垃圾桶增加為數不少的垃圾,尤其是盛裝熱食的塑膠袋還有包覆其外的紙袋,一次性容器敲響環境的警鈴。為此,合作社基於環保意識,研討出一些符合成本的方案來達成垃圾減量。

108學年度開始,新生入學時拿到的第一份禮物,便是合作社贈送的一組不鏽鋼環保吸管,讓學生能在不製造塑膠垃圾的狀態下享用購買的飲料,間接養成使用環保餐具的習慣。

在108學年度下學期,合作社開始推動使用不鏽鋼碗作為容器的自製餐盒。由合作社的廚房烹煮菜餚,並以押證件的方式確保不鏽鋼碗的歸還。此舉讓無法準備自製便當的學生也能享用熱騰騰的飯菜,個人化的設計也比起桶餐更能控制廚餘量。我們這次也採訪了一些於中午時間購買餐盒的同學,他們普遍表示這次政策從學生看來是成功的,也認為選擇不鏽鋼碗作為容器是成功的環保策略,激起學生的意願支持學校的綠色導向。

另外,我們開設線上表單,調查景美女中校內教職員和學生對於合作社政策的想法與建議。其中,有學生指出,建議合作社自製之飲料能以自備環保杯的方式來販賣;以及開設自助式熟食區並自備環保容器,甚至也有「一週一素食,減少碳足跡」等等新穎的想法。由此可見,學生族群的環保意識已經抬頭,讓消費者參與合作社經營策略或許是可行而能激盪出許多迎合現代的想法。

當然,合作社有其為難的地方。我們採訪合作社的資深經理,整理出以下幾點。第一,作為高中學生的消費場所,因為增設自助餐或內用區而衍生出的支出不能輕易轉移到平易近人的價格上。第二,社內販賣的利樂包、鋁箔包與寶特瓶飲料始終還是一個難以回收,不易處理的容器,因應市場需求,也是無法輕易捨棄的商品。最後,當已經習慣塑膠袋和紙袋的學生們,失去原有一次性的便利,會心甘情願擁抱相對麻煩的自備政策嗎?抑或是因此降低消費意願,影響預算有限的合作社業績?

我們得前進並突破現實,才能從身側開始涓滴改變已經慣於方便的社會。不需一箭射穿堅實的鐵壁,真正的價值發生於我們做出行動之時,付諸實踐的影響力將是能把行政規定發揮到極大值的一把火炬。

環保,從你我做起。

 

撰稿 陳臻

拍攝 林星彤

剪輯影音 周亭宇

資料蒐集 楊謹瑜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20.05.22

jmgsh114

加入時間: 2020.05.22
1則報導
1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尚無內容。

學生時代的回憶-從校內做起的綠色行動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4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4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