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多扶接送 提供身障者服務

2019/05/22 12:00
1,65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NS.

      標一:多扶接送 提供身障者服務

      熟練的操作機台,在這台大型車的後座藏著升降的機關,為身障者提供便利的接送服務,這些背後有一群人默默努力付出,每次出任務需要奔波各處,但他們卻不辭辛勞。

      一把吉他帶動現場氣氛,熱情地互動,看著身障者臉上的笑容是他們最大的成就,多扶作為社會企業,提供無障礙服務已經多年,從一開始的接送到後來提供旅遊服務以及輔具租借,朝向更多元的方向發展。

      多扶假期業務主任 胡起元:「如果他就擔心自己出來玩,然後會不方便,那其實我們有管家、我們有陪同,然後他們會覺得很自在。」

       

      標二:具備敏銳觀察力 注重細節服務

      為了提供給身障者最舒適的服務,每個細節都不能馬虎。

      多扶假期業務主任 胡起元:「所以我們要看客人的狀況,幾個輪椅、幾個陪同,然後每天車子要上下上下。」

       

      標三:成本自行吸收 社會企業經營難

      這些無形的成本都必須自行吸收,因為社會企業不同於營利的一般企業,社會企業更強調社會責任,但為了永續生存就必須以商業的模式來維持營運。多扶成立邁入第十年,其實一路走來也非常不容易。

      多扶假期副總經理劉亦中 (電訪):「並不是我們真的是用成本去計算,對、對,我們是比較,像這種事情就是比較特別,在一般商業模式上面不會這麼做的,可是如果今天多扶真的精算這些事情,那其實真的不用做下去了。」

       

      標四: 社會企業人才短缺 民眾觀念薄弱

      除了資金問題之外,根據2017年星展銀行的「社企大調查」資料顯示,其實社會企業面臨的困境有許多面向,以人力不足的26.5%與缺乏行銷通路的24.9%居多,公眾對社企認識不足也有10.6%。因此人才的匱乏加上民眾對社會企業知識薄弱,這也讓社會企業難以生存。

      輔仁大學企管系教授 胡哲生:「就是我們是不是提供足夠的社會企業經營人才,比如說如果講企業人才的話,企業不虞匱乏甚至過剩,社會企業需要一些真的有社會關懷的,把關懷跟社會服務能夠跟商業結合,這需要有些特殊的人才跟技巧,那這些真的不足,」

       

      標五: 不怕艱難 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儘管社會企業處境如此艱難,卻仍還是有這樣的一群人願意投入,因為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能夠賺取多少的金錢,而是能夠為這個社會盡一些心力,在互動過程當中,那些歡笑與情感才是最寶貴的。

       

      採訪撰稿 伍純秀

      攝影剪輯 符芳萱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