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文化沒落 網路科技致衝擊
NS
	重慶南路書店街
	標一:書店文化沒落 網路科技致衝擊
	台北市重慶南路是當年的「書店一條街」,如今商旅店家林立,人文氣息不復存在
	;而近年大型連鎖書店關閉分店的消息頻傳,店面版圖正逐漸萎縮。實體書店遭受
	快速方便的網路書店衝擊﹐民眾閱讀方式也隨電子書等非紙本科技產生改變。
	民眾: 「我都去借(書)。」
	民眾: 「是在(網路)二手書店(買書)。」
	標二:堅持與求變 獨立書店的光與熱
	無畏嚴峻環境,台灣有一群仍懷著熱忱理想的人致力經營實體獨立書店,保留了書
	的溫度。作為華文地區第一間女性主義專業書店的「女書店」,在去年夏天雖曾短
	暫熄燈,如今重新開幕,靠得是對書店核心價值的那份堅持和宣揚精神。
	女書店經理:「成立的女書店,我想它是一個明燈,它也是照亮一個比較黑暗的燈塔
	。」
	隱身中山鬧區的「偵探書屋」,決定在今年12月結束實體空間改為線上模式,推出
	廣播、有聲讀物及地方導覽團等新形態產品力拼轉型,跳脫實體店面框架,為品牌
	注入新活力。
	偵探書屋探長: 「可能而且還是一個概念店,聲音的產品,用廣播的方式來推廣這類
	文學。」
	標三:多元發展拚創意 文化瑰寶新契機
	NS
	青鳥書店店內取景
	選書獨到,空間舒適及濃厚人文氛圍都是獨立書店的生存之道。獨立書店的存在是
	人們心靈的棲息地,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養分。
	女書店經理:「獨立書店在台灣,它是人文的瑰寶。」
	記者 王藝儒 徐顥瑩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