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 特寫深坑店舖招牌
標一:深坑之寶臭豆腐 越臭越香越好賣
Stand: 說到深坑老街不難聯想到的就是它的臭豆腐,但你知道嗎? 深坑一開始是以炭燒口味的豆腐聞名。
在正值英法聯軍的時期,當地居民受盡剝削苦不堪言,陳烏蚶先生見此決定善用甘甜的深坑井水發展豆腐業。隨著時代更替,
陳家第四代豆腐在當時豆腐商林立的情況下遵循古法,以特有的炭燒口味,獨樹一格,成為深坑當地的特色。
並在麵攤老闆王水成的料理下,推廣了紅極一時的紅燒豆腐料理。
Super 1︰豆腐工廠老闆 童建榮
「因為深坑早期都是農業社會嘛,它就是都是種茶啦,種竹荀啦,所以都沒有工業(污染),所以這個這邊的水質就是很好。」
標二: 蔣經國來台 深坑臭豆腐聲名大噪
而真正讓深坑臭豆腐業興起的原因正是當初為了款待蔣經國,廚師做出了有家鄉味的臭豆腐料理,蔣先生讚不絕口,
深坑臭豆腐一時聲名大噪,遊客紛紛指名,嗅到臭豆腐的商機,餐廳一家接著一家開,進而有了臭豆腐之鄉的美稱。
標三:遊客消費力不再 商家求新求變
隨著遊客消費力不再,千篇一律的臭豆腐被迫創新,為吸引顧客以及回歸深坑的真正特色—炭燒口味豆腐,豆腐冰淇淋、
豆腐布丁、豆腐春捲等美食推陳出新。
Super 2:豆腐冰淇淋店 老闆 楊順珍
「那它(台北縣農會)請我們這邊深坑可不可以說做一鄉一特產,那深坑是不是只有豆腐跟竹筍,然後後來那個實踐大學的教授就幫我們,
說你們應該有一個豆腐來做做看,做冰的,做霜淇淋或是冰淇淋這樣,來到做成霜淇淋。」
如今,深坑老街的發展產生變化,在各地老街可以看到的伴手禮、童玩店已悄悄進駐。本地店家經不起昂貴的房租,選擇收店或是遷移,
以尋求更好的發展。乘載歷史的老街建築已翻新重建,深坑當地觀光導覽也剩下小塊看板的介紹與掃QR code的連結影片。
標四︰深坑觀光走向與未來發展
憑藉當地推廣的豆腐相關製程教學,當地學子透過手做豆腐進一步了解家鄉,營造社區認同。但其實對於豆腐乃至臭豆腐的發展,
已不再是年輕人感興趣的行業,當地青年的職業考量往往是向外發展的,再者受限於地方狹小與觀光位置,
里長指出新北市政府欲推廣的相關觀光工廠也在地區商家各種考量下,無疾而終。
Super 3︰深坑里長 黃建強
「它整個工廠的環境環保它全部都要符合法規,其實就花了很多的投資,那你又再轉型去做觀光工廠,老實說會有點辛苦,
第一個;第二個,它其實離開我們的管轄區,它是在假日飯店那邊,它在那邊還有一個狀況就是說,
你如果真的在那邊經營觀光工廠,人從哪裡來?」
標五︰漫遊深坑豆腐街 遊客文史知多少
「深坑本地商家對炭燒口味豆腐的推廣有著一份期待,縱使每年總有深坑四寶文化節來吸引各地民眾,
但豆腐相關的歷史與文藝活動仍是寥寥可數。深坑文史工作室的顏松濤曾以漫畫的形式畫出有趣豐富的深坑豆腐故事,
然而這樣值得讚譽的藝術卻沒有善加利用,甚至觀光客導向的停車場越蓋越多,來到深坑的遊客僅是用餐、遊玩,
缺少的卻是對深坑地方的了解。」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