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菜共生常見問題-魚菜共生專家陳登陽答覆
  
      
        
          
       
	本文摘要:
	Q:魚菜共生需不要需要添加營養液?
	Q:如需添加其它物質,則需如何天然安全地添加?
	Q:魚蝦的經濟效益回收好,還是蔬果的經濟效益回收好?
	Q:為什麼退休決定跳入魚菜共生這個領域?
	Q:為什麼想要在農場開課?
	Q:在台灣魚菜共生發展的契機為何,您認為以後的發展目標是甚麼?
	Q:您未來的計畫?
	 
	 
	 
Q:魚菜共生需不要需要添加營養液?
A:要先定義營養液的成份,若指的是水耕使用的營養液,是不需要的。
Q:如需添加其它物質,則需如何天然安全地添加?
	A:從UVI的研究來說,一般葉菜類類可能需要添加的有鐵、鈣、鉀。以實務的
	操作來說,我的陽台魚菜共生系統只有剛設置時添加了一次螯合鐵。之後都沒有再
	發現缺鐵的情形。原因可能是因為介質床,而介質床中也有放養蚯蚓的緣故。同時
	在設立後的約兩年半時間裡都沒有調過pH酸鹼值。一直到第三年我才用碳酸鈣調
	整。
以目前林口魚菜一家農場的經驗來說,因為系統大且是筏式床,所以會不定期添加
	螯合鐵。pH方面是用碳酸鈣(偶爾用碳酸鉀)來調高。UVI的建議是1公升的水體,添
	加2毫克的鐵。以DTPA的螯合鐵來說,鐵的含量11% ,換算得知一噸水體,約添加
	18公克。每三週加一次。若非定量產出為主的系統可以用目測法(即透過目測方式決
	定要不要添加),即有發現缺鐵時才添加。
建議家用系統的魚菜共生同好,可以在系統剛設置時,先做一次螯合鐵的添加;接
	下來可以用目測法,有缺鐵時再進行添加即可。判斷的方式就是老葉顏色正常、新
	葉是否偏黃以及植物成長是否遲緩。螯合鐵的部份,有些國家是有機認可的,但是
	台灣目前好像還沒有這方面的認證。
有關鈣的部分,若同好想要添加,建議使用牡蠣殼磨碎後添加;有些人建議使用珊
	瑚石,但是個人比較不建議,因為珊瑚石的開採對環境是有所破壞的。鉀的部份,
	我曾用香蕉皮曬乾放在植床進水口處不過我無法確定我的陽台系統是否曾經缺乏過
	鉀。
 
Q:魚的經濟效益回收好,還是蔬果的經濟效益回收好?
	A:我跟振瑋(註)討論過這個問題,菜的成長週期快;魚的成長週期慢。事實上是
	菜的回收會比較快。國外有一個農場,甚至建議魚不要飼養太多,足夠支撐系統運
	作就好;養太多魚的話,飼料成本會增加。
 
Q:為什麼退休決定跳入魚菜共生這個領域?
	A:無心插柳的因素居多!一方面也是因為認同魚菜共生講求的生態平衡和環保的
	理念。安全、乾淨的無毒蔬菜與魚類更是一個非常值得推廣的方式。
 
Q:為什麼想要在農場開課?
	A:開課有幾個目的,第一傳達正確的魚菜共生的觀念;希望讓想要入門的民眾有
	一個學習的管道。第二農場建設或經營都有成本,希望透過課程增加營收。
 
Q:在台灣魚菜共生發展的契機為何,您認為以後的發展目標是甚麼?
	A:魚菜共生的生態、環保、縮短食物里程、無毒乾淨等特點符合了當今的普世價
	值。在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的台灣更能凸顯其好處。另外魚菜共生在世界各地也
	正在萌芽、成長。當然魚菜共生也像其它設施農業一樣有其空間和建置成本的限制
	。不過穩定成長的趨勢是無庸置疑的。過去一年多裡魚菜共生的議題太過火熱因此
	有許多相關或不相關的業者想投入,不正當的預期加上市場仍小的情形下,是否投
	入者都能用正常正規的方式經營值得關注。因此我希望能透過魚菜共生相關學會、
	協會等的推動和合作,一起建立起標準化的魚菜共生模式和完整透明可被民眾接受
	的認證機制。
Q:您未來的計畫?
	A:希望結合產官學共同推動魚菜共生的標準化和認證制度,讓魚菜共生能夠朝良
	性健康的方向發展而成為一個真正可以大規模量產的產業。
註:黃振瑋是另一位魚菜共生同好,請看另一篇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