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安/嘉義報導】
嘉義舊酒廠最初是民營的酒工場,從日治時期(1922)就已建立,也是唯一在民國三十九年之後,生產高粱酒的酒廠。當時酒廠中的工作人員,發展出濃厚的革命情感,在歷經酒廠的興衰,對酒廠仍保有最真切的情感。
老歷史 舊酒廠的心故事
舊酒廠時期,工人們一起工作的情形,讓許多資深員工回味無窮。
記者陳建安/翻拍自嘉義酒廠展示照片
早在日治時期,由民間成立的嘉義酒工廠就已經開始製酒,歷經台灣總督府與國民政府的專賣制度,酒工廠的生意更加成長,員工們也更加忙碌,當時與同事建立的工作情感,讓許多資深員工除了工作之外,對於這座酒廠,也有了更多的感情。現職嘉義酒廠展售中心組長謝定士說:「在舊酒廠工作的時候,大家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很享受在工廠裡工作的氣氛。」員工們在酒工廠中工作,每天都與酒為伍,但是因為品管嚴格,沒人敢在酒廠內光明正大喝酒。對此,已經退休的員工劉吉火說:「就算上班時間沒偷喝酒,下班後全身都是酒味也不敢喝啦,都改喝飲料。」最令他刻骨銘心的是那段在舊酒廠工作的歲月,每天下班後跟同事一起聊天,也常一起約出去郊外踏青,擺脫在酒廠沾染全身的酒香味。「酒廠會舉辦員工活動,推酒桶、裝箱比賽等等,大家都覺得非常有趣而且也更熟悉彼此。」講述著在工廠內發生的故事,劉吉火不時大笑著。
嘉義市在民國九十四年,將舊酒廠登錄為歷史建築,意即舊酒廠正式卸下製酒工廠的身分,升級成歷史古蹟。從舊酒廠還在營運的時候,就已經定居在酒廠附近的民眾,對舊酒廠的關閉感到相當不捨。現已高齡81歲的郭呂秋桂,遙想當年酒廠盛況,當時菸酒公賣局在促銷酒廠的產品,她跟附近的人家一樣,攜家帶眷前往販賣地點,大家一起排隊說笑,買到之後馬上又趕快從尾端繼續排隊,就只為了多買一些酒廠的產品。郭呂秋桂表示,當時酒廠生產的酒就是有保證,純度夠又好喝,大家才會這麼支持。酒廠關閉後,跟老酒廠有真摯感情的民眾,再也無法聞到曾是最熟悉的酒香味;就算再去排隊,也只能看到已經佇立在廢棄工廠中的老舊建築,買不回他們擁有共同記憶的好酒。
舊酒廠運作長達70多年的歷史,是當時台灣唯一生產高粱酒的產地,如今遷移到民雄工業區中,酒廠文化已經改變許多。眼看舊酒廠遷廠,郭呂秋貴表示,從民國四十八年到舊酒廠附近定居,看著當時酒廠的繁盛與人群來來往往,關廠的時候令她非常不捨。舊時的酒槽、發酵池等器物,在郭老婆婆看來都是歲月的刻痕,讓她想起那時員工們常常拿著使用過的酒槽去轉賣,多少賺點生活費;而發酵池更是讓她難忘,因為她曾經進去參觀發酵池,酒味非常重,差點讓她醉昏。舊酒廠讓在地民眾,感受到一份親切與服務的熱情,更讓資深員工有著一份無法割捨的情感。對劉吉火來說,酒廠可說是他另一個家,從小員工做到領班,劉吉火對酒廠的責任感更重,也更加珍惜酒廠內的任何事物,像是酒瓶蓋對他來說,可以算是生活趣味之一,他收集了各樣的酒瓶蓋,而且還為酒瓶蓋打上日期與註解,不過幾年前家人不小心將那一袋酒瓶蓋當成垃圾丟棄,讓劉吉火相當惋惜。刻上歲月痕跡的不只是酒瓶蓋,還有酒廠之中的大小器物,曾經風光,如今蒙塵,於是政府決定將這些曾經創造酒廠歷史的功臣,列入古蹟保存。
從民國九十一年開始,政府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之一,文化建設委員會更要將公賣局已經停止使用的嘉義舊酒廠,歸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示範基地的其中一處,因為這個曾經讓嘉義人民驕傲的酒廠,是文化資產相當重要的一塊瑰寶。目前舊酒廠的園區中,像是鍋爐室、五金倉庫等七幢建物被列為市定古蹟,預計在「南方醉舒服」的活動結束後,於年底展開古蹟修復工程。
舊酒廠不僅曾是嘉義最繁榮的地區之一,它的存在更是結合在地文化與歷史的見證。許多曾跟酒廠有關係的人,對這個陪伴自己許久的工廠,都有相當深的感情,他們希望藉著完整的園區規劃,能讓後人更了解舊酒廠的歷史與價值。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