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A14 |
|||
作者 |
卓 文 慶 | ||
作品名稱 |
▇ 成發居 ▇古蹟拆除事件簿_2012 | ||
原發表網址 |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07917 | ||
作品說明 | 「成發居」位在鶯歌火車站附近, 建於西元1919年, 是日治大正初年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 成發居是鶯歌鎮望族陳發之舊居, 歷史建築鶯歌鎮「成發居」古厝, |
||
關於作者 |
我原本是一位陶藝工作者,本來想以個人專業的陶藝認知,報導鶯歌事。對陶藝與社區營造活動作紀錄,這是我最初的的概念。2007年八月開始加入公視PEOPO的公民記者,也開始接受紀錄片的短期的研習與訓練,開始專題的製作與報導。 |
||
相關連結 |
A14-▇ 成發居 ▇古蹟拆除事件簿_2012(12公民新聞獎參賽作品)
2012.11.09 16:23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喝杯咖啡 環遊世界不是夢

2022-06-24
偽出國澎湖行樂趣亦無窮
2022-06-24
台北大縱走 劍潭至忠勇山段

2022-06-25
無償開課 聽說協會助童不落人後

2022-06-24
淡水黑金木炭窯古蹟
2022-06-23
新住民發展基金發揮社會公益的精神
2022-06-22
馬術復健治療 腦麻孩童能跨步

2022-06-22
宜蘭在地產業循環經濟綠生活體驗
2022-06-22
經營公民新聞有成 中壢社大經驗分享
2022-06-22
不應限縮確診民眾使用 清冠一號公費補助
2022-06-25
杙采飛揚大里杙
2022-06-19
111年全國青年盃泰拳錦標賽 黃珊珊副市長祝福大會圓滿成功
2022-06-19
以陶傳家的陶藝家黃讚森
2022-06-21
為長新冠所苦惱? 吸菸、使用電子煙與長新冠相關
2022-06-19
淡水黑金木炭窯古蹟
2022-06-23
為阿嬤的老宅添新妝

2022-06-20
111年6月19日--公民新聞報 0957 
2022-06-19
鹿港古鎮彩圖栩栩,施南生筆繪故鄉幅幅鮮明如眼見!

2022-06-19
國際傑人會北區六大分會聯合捐贈醫療物資記者會
2022-06-19
嘉義縣製茶技術競賽梅山瑞里茶三代陳乙安奪冠
2022-06-23
台 北 城 南 走 讀

2022-06-19
喝杯咖啡 環遊世界不是夢

2022-06-24
基隆護海公投案將啟動二階段 綠黨籲:共同守護大海
2022-06-22
中華汽車股東會總經理陳昭文表示商譽無價?

2022-06-23
苗栗三灣 三個彎 肚兜角

2022-06-19
喝杯咖啡 環遊世界不是夢

2022-06-24
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邀請您與孩子拉進心距離
2022-06-24
杙采飛揚大里杙
2022-06-19
111年全國青年盃泰拳錦標賽 黃珊珊副市長祝福大會圓滿成功
2022-06-19
111年6月24日--公民新聞報
2022-06-24
為長新冠所苦惱? 吸菸、使用電子煙與長新冠相關
2022-06-19
足夢舞人 楊宗儒堅持的深耕與傳承
2022-06-22
為阿嬤的老宅添新妝

2022-06-20
十分瀑布 台版尼加拉瓜瀑布

2022-06-24
國際傑人會北區六大分會聯合捐贈醫療物資記者會
2022-06-19
經營公民新聞有成 中壢社大經驗分享
2022-06-22
支持華山功德桶 多特瑞籲小額愛心助孤老

2022-06-20
父親嗜酒哥哥吸毒 媽媽跟姐姐的支持 拯救14年吸毒人生回歸家庭
2022-06-23
以陶傳家的陶藝家黃讚森
2022-06-21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保護文化資產臺北市的『老房子OLD文化運動HOUSE文化路徑的都市再生』。
「老房子」是城市文化最重要的敘述者,亦是承載城市記憶最重要的符號。
臺北市政府在推動保存與修復文化資產的基礎上,為臺北市的老房子重新注入
新活力、再生成為城市文化亮點。
即刻投入老房子的搶修與再利用。
由文化局成立專責媒合服務單一窗口,達到文化路徑的都市再生。
第一梯次開放的20處老房子,均具有文資身份,且都在交通便利的精華地段。
其中9間為臺銀所屬的陽明山美軍宿舍群歷史建築。
『陽明山古蹟聚落生態護育聯盟』積極有效地進行歷史聚落守護的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