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報導社會組(共30件報名成功)
編號 作品名稱 參賽者
SA001 百分百再生綠能 為黑色部落點燃光明 陳志軒
SA002 『圓夢』不再是夢想 用感動的力量實現 楊昇喜
SA003 志工輪椅無障礙體驗 同理身障朋友需要更友善的環境 林惠卿
SA004 寄情竹影 織造傳藝 施彩霞
SA005 視障者與狗狗的近距離接觸 陳文祥
SA006 福氣饅頭  你買饅頭我們送便當 你送愛心我們送你福氣 范明華
SA007 閃耀人生 游麗卿
SA008 潛進夢想 林琨堯
SA009 享受自然桐花趣 周信成
SA010 阿嬤的新娘衫 林義智
SA011 節節逼迫,家在哪裡? 曾芳淳
SA012 長輩的快樂社區 賴翠蘭
SA013 友善的城市養蜂 陳俊憲
SA014 回家了 喵 林桂杏
SA015 溫士凱帶路-江西客家山歌采風 陳耀恩
SA016 補習班孩子們「遲來」的公益 張世鴻
SA017 浪犬的源頭 你我的責任 萬宸禎
SA018 石虎存亡關鍵 人類一念之間 蔡育琳
SA019 當楊三郎遇見楊三郎 曾慧敏
SA020 為"荷"愛騎? 洪文麗
SA021 生命的價值在行善 許瑞麟
SA022 神豬無罪 徐意嵐
SA023 是誰在黃牛 王暐婷
SA024 台北市試辦共學共餐 林建軍
SA025 藝術帶入社區‧化腐朽為神奇之教育翻轉 鄧黃銀蓮
SA026 北美館休館不休展,廣場空間服務延續 黃舒瑄
SA027 食在安心 胡珊珊
SA029 最純淨的蔬菜 卓欣穎
SA030 路見不平 氣到不行 陳本康


短片報導學生組(共97人報名成功)
編號 作品名稱 參賽者
SS001 奇異鳥人成台北地標 創作者述來由 李宜達
SS002 郭勇志的溜溜人生 林佳穎
SS004 布農族的「生活冰箱」 鸞山森林博物館 張又晞
SS005 聯結一家 運將媽媽李筑晴 簡鈺璇
SS008 台中車站百年 民團致力中區注入新活力 畢然
SS009 松山機場土地徵收 週邊交通受影響 林楷倫
SS010 活化老社區 剩食共享溫飽弱勢 林芳如
SS011 撕去負面標籤 顱顏患者吐心聲 簡毅慧
SS012 銀色浪潮歌聲響 北投社大創齡合唱團 丘耀文
SS014 諸羅部屋 – 以愛滋名 行愛之事 邱祺恩
SS015 後山卡本特 手作溫暖你心 吳靖雯
SS017 實驗教育掀浪潮 蘇彥誠
SS018 農民心血結晶 南州成甜蜜果之鄉 林沛儀
SS019 迎風奔跑的手搖車人生 馬琬淳
SS021 演繹自己的故事 菲律賓移工劇場 莊政一
SS022 弘道陪伴老人舞出人生 周妙穎
SS023 「嘉義在地小農」利用臉書行銷翻轉農業經濟 周仕昌
SS024 容器界的Ubike 好盒器玻璃杯租借 邵昱豪
SS025 悶熱而狹窄的兩坪空間 就是友善穆斯林的設施嗎? 許鈞雅
SS026 和藝術交朋友!為此而生的老宅咖啡廳 梁皖茵
SS027 35釐米露天電影院  找回老電影獨有溫度 陳意安
SS028 青年迴游救文化 用金工扭轉部落 李翊甄
SS031 彩虹大遊行:聽見不同的聲音 林慧詩
SS032 不一樣的二手商店:除了買賣以外的價值 徐郁雯
SS033 一甲子的吹糖人生 翁登賢夫妻倆街頭傳藝 潘紫甯
SS034 客家網紅  實況主阿尼 曾德芩
SS035 不一樣的球員 心路智青打出自信 張可倫
SS037 台中假日貓犬認養 貓貓狗狗等待愛心新主人 阮皓偉
SS038 社區發展  永續經營 林亮潔
SS039 《庇護所》竹編藝術 發掘安定的所在 柯凱齡
SS040 探索眷村 晏可馨
SS041 外籍生在朝陽科技大學 劉宸緯
SS042 一人一心慰安婦阿嬤人權接棒 林惠惠
SS044 老社區再造新魅力 台南銀同重拾活力 許芳瑜
SS050 飼主自備塑膠袋 共同維護環境 潘鍇蓓
SS052 輕軌通車至今所給的看法 李子恩
SS053 神明衣專櫃 「繡」出好手藝 林妤靜
SS054 榻榻米承接古早技術 做出新風貌 李諠柔 
SS055 戶外活動識環境 喚醒保護海洋意識 邱靖崴
SS056 新北市立新莊高中 成年禮義剪活動 陳怡潔
SS057 泰雅阿嬤織出傳承夢 賴嘉娸
SS058 中藥房沒落 無人傳承面臨危機 許育豪
SS059 路跑運動盛行 門票開賣即秒殺 楊婉婷
SS061 金獅湖 洪孟莎
SS064 Rock Monkey  Rock你對猴子的觀念 陳雅宣
SS068 集體抗議上凱道 族人盼轉型正義 剛牧柔
SS069 手扶梯 薛雅馨
SS071 暴力傾向與社會變遷的問題 周貞伶
SS072 公民新聞 Cup'O Story 簡志為
SS073 清潔人員外包 付辛勞權益不保 陳婉禎
SS075 偏鄉「失智互助家庭」 蔡奕輝
SS077 雜貨店外衣下的秘密業務:你所不知道的「移工銀行」 康陳剛
SS079 不讓技藝成記憶 新光再現「竹」風華 廖品鈞
SS080 手搖杯換可愛新包裝 消費者各抒己見 楊昳斐
SS081 貧窮人的台北 特展遊行引關注 陳晏妤
SS082 八斗子書屋再現舊時海上記憶 鍾佳琪
SS083 首創續食餐廳 巧思解決剩食危機 李雅媛
SS084 穿梭在街頭的溫暖,他們是街賣者 陳俊宇
SS085 猴硐生態心願望 王溫鈴
SS086 行動攝影棚 拍出原住民幸福家庭照 陳奕晴
SS087 如鐵一般的信念-時代換移下的三秀打鐵店 李潔琪
SS088 舊屋翻新喚起記憶 製成飾品珍藏動人時刻 張湘妮
SS089 網絡行銷 查智威
SS091 大石也要小石拱 災後重建之路 劉純佑
SS092 淡水中正小作所 助身障朋友生活自理 張茜茹
SS093 為古都注入新潮流 - 臺南街舞文化藝術活動結合國外名師 顏子淵
SS095 「老」雜貨店一點都不老! 呂佩玲
SS096 昔日慰安婦歷史 今日為人權發聲 陳照宇
SS097 穿針引線修書本 時光保物特展 余咏杰
SS098 萬聖遊行 精彩士林 陸禹丞
SS099 文康車進偏鄉 獨居長者走出家門 林玟秀
SS100 北投機車限時專送 牽起在地人情味  陳韋伶
SS101 東石返鄉青年 投入長照職訓 翁健嘉
SS102 從空汙 看高雄抉擇 蘇于喬
SS103 桐林現代護鳥人 譚榕
SS104 面對強拆 黎明幼兒園持續抗爭 顏妤安
SS106 台灣高鐵首推會員制 提供優惠給大眾 魏琳玲
SS107 一個還沒被正名的原住民族 大武壠族 陳怡妤
SS110 學生的讀書壓力 黃榜賦
SS111 零死之後 張弘榤
SS113 角落關懷,協助身心障礙者就業的前景 陳怡菁
SS114 無價市集 廖記偵
SS115 淡水香草街屋與八里療養院的故事 蔡瑜珊
SS116 「中世紀奇幻文化的流入」 譚永業
SS117 河川巡守遭阻 漁業署:這是非漁業行為 鐘梓銘
SS118 台灣流浪兔協會 給流浪兔新的家 徐暐婷
SS119 MIT淡海輕軌 即將便利淡水交通 吳祐寧
SS121 六克拉不老街舞團 顛覆對「老世界」的想像 蔡昀容
SS122 捨易取難?港生在台留學因由 紀曉峰
SS123 劃設辦法惹議 原住民團體反彈 林育彤
SS124 太陽光電推動計畫  嘉南鹽灘生態添隱憂 謝孟涵
SS125 生命教育 從喵開始-明志貓貓俱樂部 周仕鎮
SS129 雨過天未晴的彩虹 陳貞妤
SS130 伴愛杉林_偏鄉教育 李心妤
SS131 跑步做公益-岱宇台中國際馬拉松 鄭羽雯
SS133 保存出現危機 楠梓坑橋碑再撞斷 賴佳鈴
SS134 霸凌對現今社會造成的影響 梁佩盈

評審將以報名成功時所擷取的檔案為評審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