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書店 從童書到老後的心靈旅程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林華美、陳琣淇/台北市報導】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時常渴望尋找一個安靜的角落,一個願意聆聽我們故事的地方,或者一本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心理問題的書籍。對於許嘉諾來說,她認為比起解決問題,陪伴與傾聽能夠帶來更大的力量,這就是療癒心靈主題書店「好朋友書店」的創辦理念。在這裡,你可以找到與許嘉諾盡情傾訴分享欲的活動「好朋友漫談時光」;除此之外,書店也定期舉辦以討論形式的心理學讀書會,讓不同讀者互相表達對書籍的感受,希望能以不同的形式能夠療癒每位來到書店的客人。


↑店主許嘉諾與店中央新書合照。攝影/陳琣淇

好朋友書店的創辦人許嘉諾除了店主的身分以外,她也是童書編輯,更擁有諮商師的執照。她非常推薦大人閱讀童書,因為許嘉諾認為童書可以傳遞很純粹的理念,尤其是《晴空小侍郎》,故事內容是主角小侍郎要到地獄救妹妹,途中接觸很多鬼,也了解每個鬼背後的故事很可憐,甚至與人有共通性,鬼並非我們想像中是可怕的形象,更讓許嘉諾感受到「愛跟善良,這兩件事情是人最大的力量。」

對於好朋友書店的成立,許嘉諾認為一切都是誤打誤撞,她在大學時看了一部電影〈電子情書〉,女主角經營一家具有人情味的社區書店,因此讓許嘉諾心裡默默有了想開書店的念頭。直到有天,朋友邀請她到畫廊參觀,並且話鋒一轉說:前面有個空出來的空間,要不要拿來開書店?經過一小段時間的思考後,許嘉諾便決定踏出去,開啟好朋友書店的旅程。

從自己的需求出發 關心人的各個階段

許嘉諾坦言,一開始沒有將書店的定位想得非常清楚,只是剛好做的事情回應了這個世代年輕人所需要的書籍與活動。她表示:「我的選書跟活動都完全是依照自己的需求出發。」好朋友書店內擺放的書籍可以分成三類:孩子的教育、成人的心靈、老後的生活。

三個面向分別從許嘉諾的職業、情緒、家人上得到靈感:身為童書編輯的緣故,許嘉諾非常關注在小孩的教育及閱讀,選書以繪本為主,例如:將自己想像成鯨魚,充滿想像力的《假裝是魚》。而「成人的心靈」的選書佔了書店的最大部分。她強調:「每個人在社會上會扮演許多角色,我們可能是大人、同事、媳婦,但如果要跟別人好好相處,其實最應該要先把自己顧好。」她認為現代人多數習慣性去依賴外在的人事物,像是太在意他人的評價,又或是將自己的產生不好的情緒歸咎在別人身上,因此,她希望大家都能夠透過書籍認識更自己的情緒,唯有更認識自己,內心才能夠得到滿足,自然也不會受到他人的影響,例如:如何好好對待自己及保握與他人邊界感的《有界限才有自由》。

最後,「老後的生活」則是許嘉諾在去年經歷了外婆的離世後希望能更加瞭解的課題,「我的外婆活了99歲,她覺得她的人生過得很圓滿,這對一個老年人來講是不容易的,她讓我學到離開這個世界也是可以很滿足的。」隨著台灣邁入高齡社會,許嘉諾也希望能以選書讓客人更了解生命、死亡、人生的下半場該如何安排,例如:探討以勇敢面對死亡的《斷食善終》。

↑書店三個領域的選書介紹。製圖/陳琣淇、林華美


↑書店三個領域的選書介紹。製圖/陳琣淇、林華美


↑書店三個領域的選書介紹。製圖/陳琣淇、林華美

「好朋友漫談時光」:尋找力量與共鳴

在人生陷入低潮時,許嘉諾發現最大的支持來自朋友跟書籍。「曾經有次心情非常不好的時候,朋友聽我宣洩自己的情緒到半夜兩、三點,那個時候我就發現,陪伴、傾聽其實是最大的力量。」對於喜歡從與人互動、交流中獲得力量的她,在開設了好朋友書店之後則下定決心要結合書籍與人際互動,帶給書店的客人力量。

「好朋友漫談時光」則是她實踐開店目標的其中一個活動。以預約制、低消為一本書的方式,每個時段只開放一位客人與許嘉諾聊天,除了讓客人可以談話中獲得力量,也能帶走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許嘉諾也提到,每位來參加的人都抱持著不同的心情與期待:有些人帶著煩惱,希望聽到新的想法;有些人看到臉書文章對許嘉諾感到好奇;也有些人只是想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

其中一位客人提到曾經參加「盲盒旅行團」,只知道目的地在日本,不知道有哪些人參加、會經過哪些景點、餐廳,聽著客人從完全不熟悉的環境到產生安全感,逐漸融入其中的經驗,許嘉諾認為:「每個人的生命經驗是有限的,盡量以知識、情感去互相交流,可以更拓寬自己的眼界,這是我認為活動的作用之一。」


↑溫馨的角落「好朋友椅子」。攝影/陳琣淇

從書中汲取力量 系列讀書會的發展計劃

「因為我自己從書裡面獲得很多的收穫跟執行,我也希望其他人可以跟我有一樣的體驗。」2024年許嘉諾規劃兩種系列讀書會,分別是心理學讀書會、愛的藝術讀書會。

心理學讀書會〈人生規劃系列〉總共六堂課,討論三本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講解蛤蟆先生與心理師的諮商,讓讀者一起見證蛤蟆先生的成長;《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描述少年小哥白尼成長歷程,透過一個個小故事觸發人思考友情、貧富、人與社會等議題;《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描繪經濟學家比約恩拋下一切到泰國出家,17年裡如何渡過憂鬱情緒與漸凍症,盼藉由此書幫助讀者過的更自由愉快。

讀書會的進行方式並非任何人主導,而是由引讀人串場,引讀人可以是任何人,最重要的是使每個人都能夠討論書籍內容,並且分享自己的故事。

另一個系列讀書會-愛的藝術讀書會,共有六堂課,《愛的藝術》探討人身處在人際關係中的每一種「愛」,包含父母、配偶、朋友等,學習如何接受與付出愛。讀書會將分享及討論關於愛的六個主題:喜歡還是愛、戀愛焦慮:為什麼會有戀愛焦慮、理性的愛VS感性的愛、愛的實踐:什麼是愛的合理表現、我們為什麼愛、為什麼人在愛情中還需要空間和自由。並且活動過程中會透過寫作、抽牌卡、繪畫等方式,釐清每個人對愛的疑問。


↑近期所舉辦《愛與藝術》讀書會之書。攝影/林華美

未來之路:好朋友書店的新挑戰

對於2022年7月才成立的好朋友書店,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許嘉諾對於未來的規劃表示她傾向於邊走邊看,可能會在某場活動有新靈感,也可能是在與他人的對談中蹦出火花。不過在許嘉諾的心裡還是有兩件希望未來可以完成的目標:善生善終工作坊、走出書店。

善生善終工作坊期望讓參與者學會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並且認識與面對生死議題。大概會有六堂課,此活動並非以讀書會的形式進行,而更像是講座,每一堂課可能會邀請不同長者,由不同人的角度分享對於生和死的看法,以及如何抒發自己的悲傷。除了講述的方式以外,也結合活動進行,目前正在計劃中。

走出書店,更是許嘉諾未來的重要規劃之一。好幾次她遇到鄰居時,鄰居們會熱情分享附近的新景點,不過許嘉諾卻都沒有關注甚至不認識,這讓她意識到:「我的書店是標榜跟大家做好朋友,我是不是應該要更認識我身邊的人和環境是什麼樣子,我才能用我的書店與活動去回應他們的需求。」因此許嘉諾希望未來可以發展在書店以外的活動,讓她更加了解周遭環境,也才更能完整體現「好朋友書店」存在的價值。


↑針對「成人的心靈」所放置的書牆。攝影/陳琣淇

採訪側記:

書店創辦人許嘉諾非常親切與溫暖,我們在採訪前後和她相談甚歡,在她透露也曾是輔大的學生後,我們聊以前與現在的教學差異,也互相分享對人生的看法。這一次的採訪,比起採訪而更像是交流會,我們都不吝嗇地討論自己的生活,在採訪的過程中,也更覺得自在。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81則報導
2,286則影音
71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58

從她到他 阿塔男孩Deven走出跨性別之路

2024-06-07
瀏覽:
0
推:
0
回應:
0
2:11

林芝創造林下經濟 瑪吉姆姆的藥草之路

2024-06-03
瀏覽:
2,108
推:
1
回應:
0
3:17

美人魚兒歌 啟發兒童尊重多元性別

2024-05-31
瀏覽:
3,111
推:
0
回應:
0
1:38

街頭畫家馬渝婷 從台灣畫到澳洲

2024-05-29
瀏覽:
3,647
推:
2
回應:
0
2:02

自己的名片自己印 顏宏霖傳承活版印刷術

2024-05-27
瀏覽:
2,637
推:
2
回應:
0
2:50

空中寫字就能溝通 中原大學打造聾啞輔具

2024-05-24
瀏覽:
5,802
推:
13
回應:
0
2:25

蝶海再現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保育蝴蝶

2024-05-22
瀏覽:
5,305
推:
3
回應:
0
2:57

白永恩神父的愛 為身障者打造安身家園

2024-05-20
瀏覽:
6,737
推:
1
回應:
0
2:57

年少誤觸法網 更生少年現聲分享回頭路

2024-05-17
瀏覽:
6,373
推:
0
回應:
0
2:42

植物染、有機棉  讓服裝與環保共生

2024-05-15
瀏覽:
4,123
推:
1
回應:
0

好朋友書店 從童書到老後的心靈旅程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526篇報導,共12,86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526篇報導

12,86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