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慢行,遇見深坑的故事
(一)深坑的印象與 Try拍 的到來
提到深坑,許多人會想到臭豆腐與深坑老街的熱鬧景象。然而,2025 年的公視 Try拍選在深坑舉行,不是為了美食,而是希望帶大家走進一場關於歷史與地方文化的探尋之旅。深坑位於新北市中央,古地名「簪纓」,意指官帽垂飾,象徵早期的地理形勢與人文氣息。四面環山的地勢讓這裡宛如坑底,也成了「深坑」地名的來源,而這些自然與文化交織出的背景,正是 Try拍想帶領大家重新發現的深坑樣貌。
(二)景美溪旁的歷史脈絡與行政變遷
從日治時期到現代,深坑一直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1901 年,日本政府在台灣設立二十個廳社,其中深坑因位置關鍵而被設立為「深坑廳」,管轄範圍涵蓋木柵、景美、新店、深坑、石碇與坪林等地。流經深坑、由東向西的景美溪,更在當時扮演著重要的水運角色,讓這裡曾經繁忙而熱鬧。隨著時代變化,水運逐漸被陸運取代;而行政區劃分的調整讓木柵與景美併入台北市文山區,深坑則劃入新北市,使老街一度沉寂。直到交通改善與新北市城鄉局推動老街改造後,深坑老街才再次找回過去的生命力。
(三)百年老街的建築縮影與細緻修繕
深坑老街是台灣百年建築的縮影,各時代的風格在此交會。包含一整排相連的閩南式長條建築、日治時期華麗的巴洛克式洋樓、昭和年間講求對稱與簡約的建物,以及現代的水泥建築,都在老街中共存。為了讓老街呈現乾淨、整齊及清潔、統一與安全的市容,新北市在改造時將電力等設備全面地下化,並設計以嚴松濤老師漫畫圖騰為靈感的人孔蓋,使其兼具實用與地方特色。在修繕屋舍時,更採取「修舊如舊」原則,盡可能保留舊材料,再以具透氣性且防水的奈米塗料延長使用壽命。深坑老街分駐所也依日治時期「深坑廳」外觀修復,如今成為結合咖啡廳與歷史記憶的文青空間。
(四)文化、自然與歷史交織的魅力之地
深坑的魅力並不只停留在美食或老街本身。從景美溪的自然景觀,到在地保存的文化資產,再到不同時代痕跡交織出的建築風貌,這裡是一座值得細細走訪的山城。公視Try拍的到來,也讓深坑的歷史被看見。無論是追尋地方故事、欣賞自然生態,或透過影像捕捉老街的細節,深坑都歡迎人們再一次用自己的步伐,走進這段充滿文化溫度的旅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