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黑膠再掀熱潮 是復古還是浪費

2025/11/17 20:00
1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 洪孟瑤/台南嘉義報導】

曾因時代轉變而被取代的黑膠唱片再次受到年輕人的青睞。然而,黑膠唱片的製作原料引起了環保爭議,經歷時代考驗的黑膠唱片代表著珍藏的價值與對音樂的喜愛,如何適當運用環保材質與珍視實體碟片才是保護環境最佳的方法。

復古再現 黑膠重返音樂市場

2008年起,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數位音樂服務也隨之興起,串流平台的出現進而逐漸取代了實體唱片。然而,伴隨著復古懷舊商機的覺醒,一度被取代的黑膠唱片也逐漸返回音樂市場,根據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在2023年的統計報告,受到新一代年輕族群歡迎的黑膠唱片在近幾年的銷量持續超越CD,成為實體音樂銷售市場的主力。

照片

黑膠唱片拾回在音樂市場的人氣,再次受到大眾青睞。【記者 洪孟瑤/攝影】

音質與儀式感 黑膠的懷舊商機

二手黑膠唱片行業者張學昌表示,早年的客群大部分是六、七零年代出生的人,黑膠唱片是該世代的共同回憶。而現在來買黑膠唱片的客人多為Z世代的年輕人,大多是因歌手發行了限量紀念版黑膠而想買回家收藏。比起數位音樂,實體的黑膠唱片與唱機更有其收藏與保存的價值,對於講求儀式感的年輕世代而言,更能展現日常的「慢活」步調。張先生說:「一開始來買的人家裡不一定會有唱機,就是純粹想收藏,後來過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就會來店裡詢問我們唱機要怎麼買。」他表示,唱機的購買也是一門學問,不同的唱機也會產生出不同的音質和風格。

黑膠唱片再次受到大眾青睞,與「懷舊商機」的掌握有關。僑光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助理教授賴崇仁表示,不同年代流行的物品,會在歷經汰換與沒落以後再次興起,黑膠唱片之所以再次受到歡迎,是因它給予年輕世代另一種形式的「收藏價值」。除了懷舊商機,黑膠唱片的音質也有別於數位串流平台與CD片,因而被對音樂有所講究的群眾喜愛。台南一家收藏大量搖滾樂唱片的咖啡館老闆兔哥表示,最早期的黑膠唱片使用類比技術下去製作,與現今常聽到的數位技術所壓成的音樂在音質上還是會有所差別,像是數位光碟片、串流平台上的數位音樂等。對於重視聆聽體驗的樂迷而言,他們會選擇聲音相對飽和與自然的類比黑膠唱片。

照片

有些民眾雖然家裡沒有唱機,但是會為了支持喜歡的歌手而購買黑膠唱片。【記者 洪孟瑤/攝影】

奢侈的行銷 不環保的流行

除了音質特色與復古風潮的推動,追星與影視文化也是帶動黑膠唱片引領實體音樂市場的主因。越來越多歌手會在發行專輯的同時推出多種黑膠唱片,其中也衍生出了限量、親簽版本的行銷手法,引起大量粉絲收購。民眾文小姐表示,雖然家裡沒有唱機,但是會為了支持喜歡的歌手,或是為了收藏限量、親簽與不同封面的版本而購買黑膠唱片。

然而,黑膠唱片主要以PVC(聚氯乙烯)材質製成,除了每張的製作成本會消耗約0.5公斤的二氧化碳以外,回收過程也需要耗費長久的時間才能分解,因此歌手發行多種版本的行為引發部分環保人士的反彈。嘉義縣民雄鄉複合式黑膠店家負責人李昱頡曾經利用廢棄黑膠作為其餘用途,針對環保議題,他表示,雖然音質會隨著唱片的磨損而受到影響,但是只要保存良好、小心愛護,黑膠唱片通常可以持續使用好幾年,不會有頻繁汰換的問題。

照片

追星與影視文化帶動黑膠唱片在音樂市場的熱度。【記者 洪孟瑤/攝影】

珍視收藏 與環保共行

賴崇仁助理教授表示,自己雖然沒有蒐藏多種版本唱片的習慣,但也能理解歌手發行多版本黑膠是一種宣傳行銷的方式,並非每一位歌手都會利用懷舊商機來推銷專輯。無論是粉絲收藏行為或歌手發行多版本黑膠唱片的行銷手段都沒有問題,重要的是要能珍視自己的藏品。近期也有歌手呼籲以廢棄寶特瓶材料和環保材質包裝來製作黑膠唱片,而二手黑膠唱片行的存在也為喜歡黑膠唱片的人多出一種消費的選擇。購買二手唱片賦予黑膠新生命、妥善的保存以及運用環保材質製造,才是讓黑膠唱片與環保共存的方法。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