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國家預算審議不應淪為在野報復工具! 拖延不審、亂刪亂凍,全民都遭殃!
國家預算審議不應淪為在野報復工具!
拖延不審、亂刪亂凍,全民都遭殃!
請韓院長儘速協商,別讓預算之亂重演!
本屆立法院再度進入預算會期,但明年度(115)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自從9月30日排入立法院會報告事項後,迄今仍未交付委員會審查,已經躺在立法院將近48天,創下立委席次減半以來「最嚴重」的延宕紀錄,依《預算法》第 51 條規定,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最遲應於 11 月底前完成審議,但目前距離期限僅剩不到半個月,總預算案卻仍停滯不前,恐將導致明年度新興民生計畫受劇烈影響。
公督盟理事長謝東儒表示:「更令人憂心的是,除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卡關外,今年度 5.6 兆元的國營事業預算與 270 億元馬太鞍溪災後重建特別預算也全數尚待審查。面對堆積如山的預算案,朝野卻遲不協商,任由審查時程被壓縮,原本應從容進行的審查只能匆促帶過,嚴重犧牲預算審議品質的後果,恐讓『總預算審查之亂』再次上演!呼籲立法院長韓國瑜應盡速再次召集黨團協商!」
為此,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時代力量、台灣基進、台灣綠黨、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社會民主黨,今(17)日召開記者會,嚴正呼籲立院切勿再將預算審查當作政治杯葛的工具。行政院應要加強溝通;立法院更要依法如期嚴審!並提出預算審查五大原則,呼籲朝野別將人民權益棄之不顧!
開議至今,總預算一元未審,韓國瑜院長責無旁貸!應立即啟動協商!
對比過去幾屆,立法院大多在每年九月底即邀請行政院長、主計長、財政部長等部會首長列席報告總預算案,並交付委員會審查,讓委員會有至少兩個月時間逐部會審查上千頁預算書,並與行政部門充分溝通;然而,今年情況卻大幅偏離常軌,甚至比去年六度退回總預算案的爭議更晚啟動審查。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表示:「去年預算審查之亂,立委亂刪亂凍引發社會譴責;今年國民黨、民眾黨為主的立法院,更是拖到不審,情況只會更加惡化。公督盟強調,預算審查不是政黨角力,而是攸關國家施政的基礎工程。除了兩院應盡速對話,凝聚共識;韓國瑜院長更應立即召集黨團協商,讓預算案順利付委,立法院長的角色不是旁觀者,若國會再因怠惰重演去年亂象,受害的將是全體人民!」
他也強調:「執政黨不能亂編亂用,在野黨更不應亂刪亂凍,預算必須回到專業審查的正軌。」
時代力量秘書長林邑軒表示:「去年因原住民禁伐補助編列爭議,在野黨六度退回總預算案;今年同樣情況再度發生,朝野針對軍人待遇、警消退休金等爭議預算遲遲未對話,甚至在上週五《財劃法》三讀後,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更喊話要求行政院『退回重編』,讓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只能增不能減!」
他接續強調:「時代力量去年就指出,對於總預算中的爭議項目,可以先暫緩處理,後續再以追加預算的方式處理,事實也證明這是可行的。但如今,傅崐萁與黃國昌兩位總召卻再次把攸關全國民生建設的總預算案當作政治肉票,讓去年的預算審查之亂恐再度上演!」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表示:「總預算已在立院遭藍白擱置長達 48 天,真正原因如今已清晰可見。藍白兩黨一邊拖延審查總預算,一邊強行通過對自己最有利、卻對國家財政極為不利的《財劃法》修正案,試圖以此逼迫行政院在明年度預算中配合其政治算計。
他指出:「新法讓地方財源在一年內暴增近倍,卻仍強迫中央補助不得減少,等同逼中央以舉債填補缺口。「若依藍白的違憲修法編預算,中央明年將被迫大幅增債,甚至超過《公債法》上限,這不是改革,而是把國家財政推向風險,立法院無權以違憲法律勒索,也無理由藉此繼續拖延總預算審查!」
社會民主黨 召集人徐雍呼籲:「在上一個年度的會期雖然亂象叢生,但起碼還有些委員會有基本的討論,針對不當編列預算予以監督,可是現在立法院卻連付委討論都還沒有明確進度,創下 17 年來最晚記錄。尤其國民黨、民眾黨以爭議法案拖延,導致國營事業、國防、災後重建預算皆受影響,徒增社會成本。我們嚴正要求立法院長韓國瑜盡快召集黨團協商,立即進行審查,停止政治杯葛!」
立院應依法如期嚴審,別讓多項新興民生計畫淪為政治角力下的犧牲品!
公督盟理事潘威佑強調:「預算審查是立法院監督行政權的核心職責,更是憲政體制賦予國會最重要的權力之一。然而,真正的監督不是透過程序性杯葛,將總預算案當成政黨角力的工具,而是應回到法律與制度上,進入實質性的條文與計畫審查。依法準時嚴審,才是國會應有的專業態度。」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發言人沈佩玲表示:「預算延宕的代價,不是政黨之間的攻防,而是 2300 萬人的日常生活,讓新興民生計畫無法動彈。包括:AI運算資料中心、因應氣候變遷縣市管河川及排水整體改善計畫、學生心理輔導、國家藥物韌性整備經費、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以及0-6歲國家一起養2.0經費…等,攸關民眾權益的建設計劃,都恐受到嚴重影響,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傷害!」
她提到,瑞典國會是遵照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預算審議規則下操作,進行是制度化的預算審查:總預算進入委員會,各委員會依法定期限審完,政策不延宕、監督不失靈。台灣也應做得到!
台灣綠黨社運部主任李春祥認為:「在野黨的監督刪減預算是天經地義,每一筆刪減預算都要有理由有邏輯,如果只是懲罰對手,是不會得到人民的尊重。討論預算內容就是討論國家的政策,立法院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政策辯論,民眾期待的是負責任的審議。委員會中心主義應實際落實,跟政府部門有保持充分的溝通。綠黨強調政治絕對不是只有惡鬥,立法院應盡速上工,推進明年度總預算審查!
預算審查「五大原則」,呼籲朝野回歸理性、科學、務實!
公督盟政策部主任陳利益表示:「去年的總預算審查之亂,至今仍讓社會記憶猶新。由於立法院延宕審查、壓縮委員會討論時間,最終導致審查品質全面崩壞,而國民黨團才在今年八月底高喊115 年度總預算不再統刪,但顯然繼續延會,也難以避免菜市場式喊價刪減、用黨團決議凌駕委員會專業審查,這些荒腔走板的畫面再次發生,公督盟強調,不僅損害民眾對國會的信任,也嚴重破壞預算制度!」
如今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再度面臨嚴重延宕,重蹈覆轍的風險已浮上檯面。為避免去年亂象再度上演,公督盟提出「預算審查五大原則」,要求立法院回到制度、回到專業、回到人民利益的本質:
第一、依法準時嚴審不延宕:公督盟呼籲立法院應依法,儘速啟動總預算案審查程序,朝野黨團總召更應主動協調各委員會召委,暫緩政治爭議法案,優先排審部會民生預算,避免再因程序卡關導致審查時程被壓縮,造成民主監督失能與預算品質下滑。
第二、落實委員會中心主義,反對惡意通刪:公督盟強調,預算審查應回歸委員會專業審議機制,依部會職掌逐項檢視,不應恣意用通刪方式「一刀切」凌駕委員會的專業討論。
第三、拒絕政治報復性刪減、凍結:去年國民黨黨團在黨團提案階段,曾提出將多個部會「業務費」刪至 1 元的荒謬提案,完全背離預算審查應有的專業精神。依《預算法》第49條規定,預算審議應注重「歲出規模、預算餘絀、計畫績效與優先順序」,公督盟呼籲預算審查應回歸理性!
第四、加強委員會和行政部門事前溝通機制:目前僅教育文化委員會在開議初,邀請行政部會舉行預算說明會,協助立委掌握實際編列情形。公督盟呼籲立院其他委員會也應比照辦理,建立完善的事前溝通機制,才能提升行政、立法的互動與政策理解度,進一步改善預算審查的品質。
第五、黨團提案應即時公開透明:慣例上,預算審查進入黨團協商後最為關鍵,但黨團提案卻長期資訊混亂、公布延遲,許多提案以手寫、塗改、圖片呈現,甚至要一個月後才上網,讓公民難以即時監督。公督盟呼籲立院建置「預算提案查詢系統」,提升透明度,讓國會接受人民檢驗。
出席來賓:
謝東儒(公督盟理事長)
潘威佑(公督盟理事/北社秘書長)
王興煥(台灣基進黨主席)
徐雍(社會民主黨召集人)
林邑軒(時代力量秘書長)
李春祥(綠黨社運部主任)
沈佩玲(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發言人)
張宏林 (公督盟執行長)
陳利益(公督盟政策部主任)
11/17記者會照片/完整發言稿連結(請點我)
11/17記者會直播連結(請點我)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