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立霧溪堰塞湖溢流 太魯閣國家公園將全園區封閉 會不會太超過?

2025/10/20 04:54
13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照片
照片

立霧溪堰塞湖溢流 太魯閣國家公園將全園區封閉 會不會太超過?

 

太魯閣國家公園整個園區共92000公頃,相當於3547個大安森林公園。橫跨花蓮、南投及台中等三個縣市,面積極為廣泛。該園區裡的立霧溪因山崩形成堰塞湖,水位持續上漲且湖水已溢流到中橫公路靳珩隧道一帶(中部橫貫公路約175公里處),「聽說」太管處奉內政部之命,緊急於1017日晚間8時公告「禁止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範圍」,「也對在園區登山的隊伍民眾簡訊通知,請民眾儘速下山,維護自身與隊伍安全。」一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搞得像「世界末日」之一般?這次之封園面積幾乎佔全台灣國土的2.56%,是不是有點誇張?這個全區封山的決策及執行都有點莫名、會不會封得太超過?

自來,黨國教育一直教我們要當順民,凡事政府說了算,官方端給你什麼,就是什麼,百姓毫無置喙餘地。若處在一個「民智未開」或是「白色恐怖」的年代,這套順民教育也許行得通,凡事政府說的做的,百姓敢不聽、不從嗎?只是,現今,人民是「頭家」的民主時代,政府及其官員還活在舊時代裡,還以那個不合時宜的舊腦袋、舊思維來唬弄百姓,這會造成「民怨」,甚至會失去公信力而引起抗爭?像這次立霧溪的堰塞湖現象,就把整個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區封閉起來,真的是閉著眼睛,大筆在地圖上一畫,範圍內通通都封起來,這未免太「小題大作」了點?此時此情此景,若登山界再不發聲,爾後「災區」將越畫越大片,嚴重影響百姓日常生活?另,若山友們再有那種:該園區都封了,反正「還有很多其他園區的山可以爬」的心態,那之前,雪山西稜封山十年、大霸群山封山五年的歷史將會再重現,甚至不只一條登山路線,而是大範圍內的所有登山路線都封?

區域內有危險徵候,當然要做必要的防範與處置,但防範的區域大小、步驟及方式都要適切,過與不及均非所宜。如這次立霧溪堰塞湖之警戒區域,若登山路線有涉入此警戒區域者封閉,誠屬該當;若連警戒區域之外的所有路線都封、都不准進入,這似乎又太超越法令的解釋或授權了?登山界絕不會在災難將至、已至之際來「添亂」,而是在意公部門將不相關的區域畫入警戒區並封閉所有登山活動。災區應變、防變都有法令相關規定,似乎不必那麼驚恐,是公部門的不作為、亂作為而讓災區變得複雜了,變成爛攤子了?其實,登山界的訴求很單純也很直接!「當我們不會質疑,騙子便產生了。 (邱吉爾)」!

        ~  百岳老查 2025.10.20.

 

附 記:

圖片引自2025.10.18.中央社(圖/林保署花蓮分暑提供),是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17日的高水位情況。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持續監測,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雖水量略增,但整體流勢平穩,堰塞湖對於下游風險已降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